蹈德咏仁,从善若水;
收朋勤诲,重士如山。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点考查形象与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分析意境和情感。最后分析手法和效果,注意要全面。
“蹈德咏仁”的意思是:践行美德歌颂仁义;“从善若水”的意思是:追随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自然顺畅。诗人用“蹈”、“咏”、“从”等动词表现自己对道德的尊崇,对仁爱的颂扬。“善若水”,取意于《孟子·滕文公下》:“水之就下也,所以吾止也。水之胜大(达)也,所以吾利也。”“善者利天下”的意思就是“好的人能为天下人带来好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仁义的推崇,对道德行为的向往。
“收朋勤诲,重士如山”的意思是:结交朋友,勤奋教诲,尊敬贤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人格的追求,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待贤才的尊重,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品格。
【答案】
示例一
蹈德咏仁
践履美德歌颂仁义(或践行美德、颂扬仁爱、崇尚仁义)
译文:我遵循道德准则歌颂仁义。
赏析:①“德”指道德,“颂”是赞美,“咏”即吟咏,这里都指称颂。②“蹈”指践行,“咏”指吟咏,“从”指追随。③“德”与“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蹈德咏仁”即倡导人们践行美德歌颂仁义。④“善若水”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善”指善良,“若水”比喻善于学习。⑤“善者利天下”意思是说好的人能使天下人获益。⑥“收朋勤诲”意为结交朋友,勤奋教诲,“重士如山”意为尊敬贤才。⑦“友”指朋友,“诲”指教导,“士”指贤才。⑧“重”是尊重,“如山”形容高山巍峨耸立,比喻像山一样崇高。⑨诗人借“善若水”、“收朋勤诲”、“重士如山”三组意象来赞美交友之道、教诲之道和尊贤之道。⑩全诗通过“蹈德咏仁”“收朋勤诲”“重士如山”三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交友之道的推崇,对教诲之道的珍视,对尊贤之道的尊重。
示例二
“收朋勤诲,重士如山”
结交朋友,勤奋教诲,尊敬贤才(或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虚心求教,敬重有才能的人)
译文:结交友人并努力进行教育,尊敬有才能的人。
赏析:①“收朋”,结交朋友,“诲”,教诲,“重”,重视,“士”,指贤才,“如山”,比作高大的山。②“收朋”与“诲”都是动词,“重士”是介词短语,表示尊敬贤才的态度。③“收朋”意为结交朋友,“诲”意为教育、教导、劝导,“重”是动词,表尊敬。④“士”指贤才,“如山”比喻像山一样崇高。⑤全诗句子描绘了诗人在交友过程中的言行举止。⑥全诗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交友过程的理解,认为交友应真诚交往、相互学习、互相勉励,并且要尊重贤才。⑦诗人以交友之道和尊贤之道作为人生的重要准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
示例三
示例四
示例五
示例六
集文选联
蹈德咏仁,从善若水;
收朋勤诲,重士如山;
译文:我遵循道德准则歌颂仁义。我结交朋友并努力进行教育,尊敬有才能的人。
赏析:①“蹈德咏仁”,蹈德,践行美德。咏,歌颂。仁,仁爱。②“蹈德咏仁”是第一句。“蹈”是动词,表示践行、实践,“德”是名词,指道德品质、伦理道德,“咏”是动词,表示吟歌、歌唱、颂扬,“仁”是名词,指仁义。③“重”是动词,表示重视、尊重。④“收朋”是动词,表示结交。“诲”是动词,表示教诲。“重”是动词,表示重视。⑤“收朋勤诲”是第二句。⑥“重士如山”是第三句。⑦“蹈德咏仁”“收朋勤诲”“重士如山”三句话连起来就是全诗大意。⑧诗人以自身行为为榜样,鼓励人们践行美德和仁爱,并告诫人们要尊重贤才。⑨全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追求,以及对交友之道、教诲之道和尊贤之道的推崇。⑩全诗结构紧凑,层层深入,先从个人层面入手,再联系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