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筵秋物有馀清,茶屋香台非世情。
昔日青樽无座客,重来白发有门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与赏析的能力。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寸地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
译文:秋天的宴席上,我同各位朋友一起游览了圣安和崇效二寺,景色清雅,令人心旷神怡。茶室香台不是世情所在,昔日青樽没有座客,如今有门生重来。注释:圣安:即圣安寺。崇效:即崇效寺。圣安寺、崇效寺均在长安。青尊:指酒器。
半筵秋物有馀清,茶屋香台非世情。
昔日青樽无座客,重来白发有门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与赏析的能力。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寸地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
译文:秋天的宴席上,我同各位朋友一起游览了圣安和崇效二寺,景色清雅,令人心旷神怡。茶室香台不是世情所在,昔日青樽没有座客,如今有门生重来。注释:圣安:即圣安寺。崇效:即崇效寺。圣安寺、崇效寺均在长安。青尊:指酒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炼字”和“分析”能力。 要理解诗歌的内容。“过盘谷拙道人以豆苗菜见寄用宋山言韵 其三”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写收到拙道人的赠物后的喜悦之情,四、五、六句写自己对拙道人的赠物的欣赏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要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如“学圃”、“佳苗”,这两句中,“学圃”指园艺,“佳苗”即上文所说的佳蔬。“小谱看如画”,“小谱”指《芥子园画传》
答邵子湘 芙蓉湖上邵髯翁,高行鸿文眼界空。 京洛声华怀漫刺,江湖踪迹趁归鸿。 南丰不让刘中垒,杜甫平交严郑公。 老却少微星下客,梦魂肯踏软尘红。 注释:邵子湘的《答邵子湘》一诗,诗人以“芙蓉湖上邵髯翁”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与邵子湘相知相交,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邵子湘的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作品如同鸿文般浩渺无垠,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描绘了盘谷中的清泉和豆苗菜。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木钵安禅处,清泉长嫩苗。 - "木钵"指的是僧人用来盛水的木碗,"安禅处"是指僧人静坐修行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僧人在盘谷中修行的安静场所和那里生长出的清泉以及嫩绿色的豆苗菜。 2. 盘盂登味别,支许寄情遥。 - "盘盂"指的是陶瓷器皿,"登味"意指品尝食物,"支许"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花朵的名称
晓树分飞绀色鸦,小堂名饮兴偏加。 杯浮平老三年艾,座有科名一树花。 偶对午风思梦蝶,漫随秋水听鸣蛙。 春帆竞渡江南岸,红断溪西燕尾叉。 解析: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 第一句“晓树分飞绀色鸦”,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树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像是一只只黑色的乌鸦在空中飞翔
细玉罗纹似搏沙,晓山宫树冻啼鸦。 相看不辨章台絮,无赖犹迟韦曲花。 革履踏来诗并冷,小车冲处路从赊。 山公启事悤悤毕,更向尘埃得净华。 注释: 细玉罗纹似搏沙:比喻雪的纹理细腻如同打磨过的玉石。 晓山宫树冻啼鸦:形容晨曦中的山林被积雪覆盖,树枝上栖息的乌鸦也因寒冷而鸣叫。 相看不辨章台絮:指雪花落在树上,将树枝上的叶子、花瓣等遮挡,让人无法辨认。 无赖犹迟韦曲花:比喻雪花在树枝上停留的时间较长
过盘谷拙道人以豆苗菜见寄用宋山言韵 其一 闻道盘龙谷,幽深长翠苗。 叶如戎菽细,名引玉渊遥。 入品应称逸,为羹旋欲消。 山公朝退后,清兴想连宵。 注释: 盘龙谷:地名,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幽深:形容景色非常美丽,引人遐思。 长翠苗:形容豆苗的生命力旺盛,生长得非常茂盛。 叶如戎菽细:形容豆苗的叶子像军用粮食一样细小精致。 名引玉渊遥:形容豆苗的名字如同仙境一般深远。 入品应称逸
诗句释义: 好在西陂杖履幽,小亭初筑号休休。 缥壶送喜风吹雁,纱帽行田雨唤鸠。 译文: 西陂边我悠然地拄着拐杖,刚刚建造的小亭子名叫休休。 缥壶送来喜讯,吹动风中飞翔的雁群;雨帽下行走在田野间,呼唤着田间的鸠鸟。 赏析: 这首诗是郭元釪对好友宋牧仲在村中新居落成时所作。诗人以西陂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场景。诗中的“好在西陂杖履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向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诗句:秋城如练水如苔,沙鸟汀鸥日日来。 - 译文:秋日的城中仿佛一条细长的白练,河水也如同长满了苔藓般宁静。每天,沙洲上飞翔的鸟儿和江中的鸥鹭都来到这里。 - 注释:本诗中,“秋城”指的是秋天的扬州城,“练”是形容江水清澈如练的意思。“沙鸟汀鸥”描绘了秋天在沙滩或岸边飞翔的鸟类,它们每日在此地停留。 - 赏析:诗人以“秋城如练水如苔”开篇
【注释】 次韵和宋牧仲《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二 日影霜纹满戟枝,水滨闲建白云司。 韩瞻新句冬郎和,未许门前横笏知。 译文 太阳的余晖洒满了戟枝,水边闲建了一座白云寺。 韩瞻的新句,被冬郎所应和,我还没有允许门前挂着笏板的人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议论。“日影霜纹”四字写出广陵之晚景;而“水滨闲建白云司”则点出广陵之古迹——云台山。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
次《藤花厅》韵 闻道华厅紫幄垂,文昌春色外人知。 正看云木悬高蔓,想见繁花动晚飔。 小锸长镵怀昔哲,隐囊纱帽称吾师。 后园竹木东厢笔,千古风流又一时。 注释: 1. 闻道华厅紫幄垂:听说华庭(指翰林院)的紫帐垂下了。 2. 文昌春色外人知:文昌春色是春天的气息,外人知道这春色。 3. 正看云木悬高蔓:正在看着那云和木构成的高高的蔓藤。 4. 想见繁花动晚飔:想象那些盛开的花朵在晚风中摇曳。 5.
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 其四 大云春事法螺秋,画戟清香处处留。 多少江南旧烟雨,又随佳句入红楼。 注释: 1. 大云春事法螺秋:大云,即大云寺,位于杭州;法螺,即法螺寺,位于苏州。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在大云寺和法螺寺的景象。 2. 画戟清香处处留:画戟,即戟门,是寺庙的入口处。这里指在寺庙中到处都能闻到香气,可能是寺庙里的花草树木等自然气息,也可能是寺庙里的香火气息。 3. 多少江南旧烟雨
【注释】:豆苗,即嫩豆苗。 1、“拙道人再以豆苗菹见寄”:拙道人再次寄来用豆苗做的菜(即豆苗腌菜)。 2、“山菜居然冠朔方”,:居然,竟然;朔方,北方。意思是说,山里的野菜竟然在北方的土地上独占鳌头。 3、“绕牙清脆得新尝”,:绕,指嫩芽或嫩茎。牙,嫩芽或嫩茎。脆,嫩芽和嫩茎的质地。清,清爽可口。新尝,新吃。 4、“祗怜三韭无风味,添与斋厨一日忙”,:只可怜那韭菜没有美味的风味
碧叶膏肥真似豆,清香酷烈胜于兰。 尚书不独分甘旨,要使门生议食单。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碧叶膏肥真似豆”:形容豆苗的叶子翠绿肥厚,形态像豆子。这里的“碧叶”和“膏肥”都强调了豆苗的颜色和质感,使得读者能够想象到一幅生动的画面。 - “清香酷烈胜于兰”:指豆苗散发出的香气非常浓郁,甚至超过了兰花的香气。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豆苗香气之强。 - “尚书不独分甘旨”:比喻拙道人不仅分享美食
【注释】:圣安寺:位于陕西凤翔县。崇效寺:位于陕西宝鸡市扶风县。芋火:指佛教的“燃灯法会”。 【赏析】:诗中赞美圣安和尚,说他不与俗人争名夺誉。他出家后,在佛寺里修行,十年来一直为僧伽(即和尚)们烧香祈福。圣安寺是尚书的寺院,而他却不让佳名擅枣花。 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 其一 墙头笼诗有碧纱,十年芋火旧僧伽。 圣安寺是尚书寺,不让佳名擅枣花。 译文: 墙上挂着写有诗句的碧纱窗,
注释: 城南的坊曲水云虚无,秋树如山绕着佛寺。 此地是达官显贵们感到寂寞的地方,只有小车过宋尚书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圣安崇效二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建筑布局,表达了作者对达官显贵们的不满和对宋尚书府的羡慕之情。诗中的“城南坊曲”指的是城市南面的街坊和曲巷,“水云虚”指的是水面上的雾气飘渺,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秋树如山绕佛居”则描绘了寺庙周围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的景象,仿佛一座座小山围绕着佛寺
竹舆轧轧秋山间,松声欲落襟带间。 不教呵殿恼林樾,诗心全在隔江山。 注释: 1. 竹舆轧轧:形容竹子发出的声音像车轮滚动的声音。 2. 松声欲落:松针落下的声音。 3. 呵殿:呵斥殿前的人。殿前是皇家的仪仗队。 4. 恼林樾:打扰了林中的树木。樾,树荫。 5. 诗心全在:诗心完全在远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山间的所见所感。首句“竹舆轧轧”描绘了竹子发出的声音,如同车轮滚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