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关山路,迷蒙雾不开。
江寒流雁影,壑响助猿哀。
小艇孤身寄,轻装浪迹来。
西川天下险,第一水云隈。
【注释】
南津关:古关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北。迷蒙:指云雾笼罩。壑响:山谷中的回声。猿哀:猿鸣声凄厉。西川:四川盆地。天下险:全国最危险的地方。水云隈:水边雾气弥漫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过南津关时所创作的一首纪行诗,写诗人乘舟经过秦地,途经南津关时的所见和感受。
首联“此去关山路,迷蒙雾不开”。起笔直叙此行目的地——南津关的路途。从字面上看,这是写天气状况。但是,天气只是触发了诗人对关山险恶、道路艰难的联想。“此去”二字表明行程的紧迫性。“关山路”,即关中地区的道路,这里特指南津关一带。由于地处秦岭以北,地势险要,所以被称为“关山路”。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诗人的行踪,而且点明了旅途艰险的程度。“迷蒙雾不开”四字,既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因为天气迷蒙,雾气缭绕,道路难辨,诗人的心情也就更加沉重了。
颔联“江寒流雁影,壑响助猿哀”。上句“江寒”承上句之“雾不开”而来。“流雁影”即雁影随波,说明此时正值秋末冬初时节,江面已经结冰,大雁无法飞渡。下句“壑响助猿哀”,写诗人听到山谷中的回声,联想到猿猴哀啼,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险和孤独。两句合在一起,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凉。
颈联“小艇孤身寄,轻装浪迹来”。“小艇孤身”是说诗人乘坐一只小船,独自来到南津关。这一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无靠。“轻装浪迹来”,既是说自己带着轻便的行囊来,又是说自己漫不经心地来到这里,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
尾联“西川天下险,第一水云隈”。前句“西川天下险”是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后句“第一”则是强调这种地形的重要性。“水云隈”是说在西川这个地方,水流湍急,云雾缭绕,给人以极大的威胁。这一句是对前面几联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高度概括。诗人通过这一联,将南津关的自然景观写得生动而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险境的担忧和畏惧。
整首诗以景入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旅途艰险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变化。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