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号在华夷,西域凿空,后使犹推张博望;
因缘结文字,宣防建策,宏奖长怀韩相州。
【注释】
郭嵩焘:清代学者,字云仙,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曾出使英、法、俄等国,颇有外交功绩。张博望、韩相州:都是汉代名将。
【赏析】
这首诗是挽联,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第一首赞颂郭嵩焘为官清廉,治学有方,外交有方;第二首赞颂郭嵩焘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的贡献。
第一首:
名号在华夷,西域凿空,后使犹推张博望;
因缘结文字,宣防建策,宏奖长怀韩相州。
“名号在华夷”:指郭嵩焘的名声和地位已经在中国与外国之间传播开来。“西域凿空”:指郭嵩焘出使西域时,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道路,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无阻。(西域:指中国的西部边疆。凿空:打通,开通。)“后使犹推”:“后使”,指后来出使外国的人。“犹”表示仍然如此的意思。“推”表示推崇的意思。“张博望”:东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所以后人称他为“张博望”。
第二首:
因缘结文字,宣防建策,宏奖长怀韩相州;
此联赞颂郭嵩焘治理国家有功,对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因缘”:指缘分或机缘。“文字”:指文字、文化、教育等。“宣防建策”:指宣扬防御之道,制定军事策略。“宏奖”:指大力赞扬,表彰。“长怀”:指长时间地怀念。“韩相州”:指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宰相韩安国。韩安国曾任楚王刘戊的相,以廉洁著称于世。他为人忠厚老实,敢于直言进谏,深受汉武帝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