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是皆将帅材也,公独以枢垣坐镇,定大计、决大疑,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水陆练军,教育养士,制造兴工,岂仅学术臣乎,事多从史鉴证来,存国体、保国粹,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论勋业驾文正文襄文忠而上,恢复南京,扫平西域,交和外洋
  • 这句话表达了对张之洞的功绩和贡献的高度评价。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军事和政治上也展现了出色的才干。
  • 其中“文”可能指的是张之洞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武”则指其军事才能。
  1. 公独以枢垣坐镇
  • “枢垣”是古代翰林院的别称,这里指张之洞担任重要职务,掌管朝政。
  1. 定大计、决大疑
  • 这表明张之洞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1. 寄命托孤,足对列祖列宗,无惭地下
  • “寄命”意味着托付生命的重担,“托孤”则是指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亲人照顾,这里用来表达对张之洞作为国家重臣的信赖和期望。
  1. 溥德化于两江两广两湖之间
  • 这句话表明张之洞的影响力遍及两江(江苏)、两广(广东)和两湖(湖北)。
  1. 水陆练军,教育养士
  • “水陆练军”指的是海军和陆军的训练和管理,这是军事方面的重要任务。“教育养士”则是文化教育方面的职责。
  1. 制造兴工
  • “制造”可能指的是制造业,“兴工”意味着开始或进行某项工程。
  1. 岂仅学术臣乎
  • 这里的“学术臣”指的是张之洞作为学者和官员的双重身份。
  1. 事多从史鉴证来
  • 这表示张之洞在处理国事时,会借鉴历史经验。
  1. 存国体、保国粹
  • “国体”通常指的是国家的体制或政治制度,“国粹”则是指国家特有的文化遗产。张之洞在此强调了保护这些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1. 鞠躬尽瘁,自当为河为岳,常在人寰
  • 这句话表达了张之洞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之洞一生功业的颂扬。诗中高度赞扬了他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文化教育贡献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通过简洁有力的语句,诗人表达了对张之洞一生努力与成就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家的期待,即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