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寿之杖一而两,夏后双龙落吾掌。
恭寿之杖两而一,駏蛩相合几忘匹。
骊珠百六节可数,追琢丁丁缺鬼斧。
八年刊木遍神州,遗却黄山笑神禹。
或言轩辕丹灶多遗薪,烬馀裂石蟠灵根。
双桠竞茁不相让,欲劈未劈成轮囷。
或言扶桑相纠老东溟,孙枝迸出仍骈颖。
九乌长喙日夜啄,节目蚴虬堕残梗。
我来欲把不敢触,恐是生蛟遭缚束。
先生兴至时捉之,不借云軿驾双鹄。
世途夔峡从崎嵚,扶携直过三山曲。

【注释】1.恭寿先生:诗人的朋友或同道。2.黄山深谷:黄山的深谷之中。3.杖一枝双茎盘曲节目轮囷:形容恭寿先生所持的拐杖,两枝并立,形状奇特。4.首尾仍合并为一:指杖的两端仍然相连不断。5.极离奇瑰奇之观:形容这根拐杖非常奇怪和奇妙。6.駏蛩相合:蟋蟀鸣叫的声音。7.骊珠百六节可数:比喻拐杖的节数很多,难以计算。8.追琢丁丁缺鬼斧:指用斧头雕刻出精美的纹理。9.刊木遍神州:刻木成书,普及天下。10.遗却黄山笑神禹:把黄山比作神禹治水的地方。11.轩辕丹灶多遗薪:传说轩辕黄帝在泰山炼丹时遗留下许多残火炭。12.烬馀裂石蟠灵根:残火炭燃烧后留下的火星可以烧岩石,使岩石中蕴含着生命力。13.双桠竞茁不相让:双树争长,互不相让。14.欲劈未劈成轮囷:形容树枝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球形状。15.扶桑相纠老东溟:扶桑是古代传说中的一棵大树,位于东海之滨。16.孙枝迸出仍骈颖:孙子的枝条从旁边生长出来,与主干并排生长。17.九乌长喙日夜啄:九乌是一种鸟类的名字,它在夜间不停地啄食。18.节目蚴虬堕残梗:节目指的是树枝之间的空隙,蚴虬则是一种弯曲的生物。19.我来欲把不敢触:我来到这里,不敢轻易触摸它。20.恐是生蛟遭缚束:恐怕它会生出蛟龙而被束缚。21.先生兴至时捉之,不借云軿驾双鹄:先生兴致来了就会抓住它,就像乘坐云雾飞行一样。22.世途夔峡从崎嵚:世间的道路曲折崎岖。23.直过三山曲:直接穿过三座山。

【赏析】此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恭寿先生的杖杖之奇特,表现了作者对恭寿先生及其杖杖的深厚感情与崇敬之情。

这首诗以“恭寿先生于黄山深谷得杖一枝双茎盘曲节目轮囷首尾仍合并为一极离奇瑰异之观”作为开篇,将读者引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恭寿先生在黄山深处得到了一根独特的拐杖,它的两枝紧紧并立,形状如同一个完美的球体,令人惊叹不已。

诗歌通过一系列富有意象性的词汇来展现杖杖的独特之处。如“夏后双龙落吾掌”中的“双龙”象征着杖杖的尊贵和神秘;而“骊珠百六节可数”则形象地描述了杖杖上的纹路如同珍珠一般璀璨夺目。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杖杖的神奇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深深敬仰。

诗歌以“我来欲把不敢触,恐是生蛟遭缚束。先生兴至时捉之,不借云軿驾双鹄”作为结束,表达了作者对恭寿先生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在这个世界中,恭寿先生就如同一位神秘的导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和指引。而作者虽然心怀敬畏,但却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学习他的智慧和勇气。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并通过对杖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