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瑟瑟夜迢迢,寂静惟将灯火挑。
无事闲阶叉手立,满庭花影上芭蕉。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及表达技巧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涉及炼词炼句,手法,内容,主题等角度,考生需知识面广,有时还要分析诗中人物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注意根据对诗歌的反复诵读,从语句中找到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理解诗意;同时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如本诗的内容概括、情感分析等。
“西风瑟瑟夜迢迢”,描写了秋夜的景象:秋风萧瑟,夜晚漫漫。
“寂静惟将灯火挑”,写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挑亮灯火来照明,突出其孤独、寂寞之情。
“无事闲阶叉手立”,写诗人在无月之夜,无所事事,无聊地在台阶上叉手而立。
”满庭花影上芭蕉”,写诗人看到满院的花影映照在芭蕉上。
【答案】
示例:
西风瑟瑟夜迢迢 —— 秋天的夜晚,凄冷的西风吹刮着。
寂静惟将灯火挑 —— 在寂静的夜晚,只有灯光陪伴。
无事闲阶叉手立 —— 无事可做,无聊地在台阶上交叉双手站着。
满庭花影上芭蕉 —— 庭院里花影映照着芭蕉。
赏析:
首联点出时间是深秋季节。“西风”二字总领全篇,写出了秋夜的特征。“夜迢迢”三字,既表明时序已入深秋,又渲染出一片清冷孤寂的氛围。“西风”、“迢迢”这两个词,用得十分精当,不仅烘托出环境的凄凉,而且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颔联写诗人因寂寞难耐而点亮灯光,表现出诗人内心孤寂落寞的心情。
颈联写诗人无聊地站在台阶上,无所事事地叉着手坐着。这一细节刻画出了诗人孤独、无聊的心态。
尾联写诗人抬头仰望,发现庭院中的花朵倒映在芭蕉叶上。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落寞,也增添了诗作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