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常过第二泉。
小桃红染露,新柳绿摇烟。
山色迎人笑,水声夹树穿。
佳辰空负负,偃蹇独眠船。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加以阐述。本题要求赏析“每到清明节”。

【答案】

注释:每到。每到清明节时节,我常常乘船经过惠山寺。

赏析:清明时节,正是踏青扫墓的时候。诗人来到惠山寺,不禁想到清明节时自己曾来此地游赏,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常过第二泉”,交代了自己到惠山寺的目的,是去游赏那里的名胜古迹。这里点出了“过”字。

第三句“小桃花红染露”,写桃花盛开时的景色。“桃花”指惠山寺前那株著名的古桃花树。“小桃”指这棵古桃花树的枝叶繁盛。“小”字和“桃花”两词用得恰到好处。桃花的颜色娇嫩艳丽,而“小”字则突出了桃花的娇美可爱。同时,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第四句“新柳绿摇烟”,写的是柳树发新枝,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烟”字,不仅形容了杨柳的细长柔长,而且写出了垂柳轻拂水面的婀娜多姿。

第五句“山色迎人笑”,写山色迎人。“迎人”即招人。这里既写了山色的美丽,又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六句“水声夹树穿”,写溪水的声音。水流声穿过树木,发出潺潺的声响。这声音似乎给山间增添了许多生气。

最后两句:“佳辰空负负,偃蹇独眠船。”佳辰,美好的时光。负负,辜负。这里指白白地浪费美好时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感到惋惜的心情。“偃蹇”是曲折不直的意思。这里用“偃蹇”来形容船儿的行舟姿态,生动形象。诗人说:“我独自卧在这船上,度过这样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