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麻菽麦;黍稷稻粱。
《禾麻菽麦,黍稷稻粱》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绝。
诗句解释:
这首诗的上半句为:“禾麻菽麦”,下半句为“黍稷稻梁”。这是两组农作物的名称,每一组都由四种农作物组成:禾、麻、豆、麦,以及黍、稷、稻、梁。这两组词语在数量上都是四个,形成了对仗的格局。
译文:
田野里生长着茂盛的庄稼:小麦、大麦、大豆、玉米。
田间也生长着成熟的谷物:小米、高粱、稻米、黄梁。
注释:
- 禾(hé):指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等。
- 麻(má):一种纤维原料,用于织布和制作绳索。
- 菽(shū):豆类的总称,如黄豆、绿豆、红豆等。
- 麦(miè):指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黍(shǔ):指高粱,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
- 稷(jì):指粟米,即小米。
- 稻(dào):指稻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梁(liáng):指高粱或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两种农作物的描写,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丰富多样性和农事活动的繁忙景象。同时,诗中的“禾”与“麻”分别对应了“麦”与“豆”;“豆”与“麦”对应了“黍”与“稻”;“麻”与“豆”对应了“粱”与“粟”(即“稷”);“粟”与“粱”对应了“稻”与“粱”。这种巧妙的组合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学识,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