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记,长安宫词,倦眼阅沧桑,更为师门增一恸;
瀛海仙班,苏斋题跋,深心托毫素,即论余事亦千秋。
诗句释义与赏析#### 戊戌政记,长安宫词,倦眼阅沧桑,更为师门增一恸;
戊戌政记:这里的“戊戌”指的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年份。“政记”即政治记录,可能是指某次关于政治改革的记录或政策文件。
长安宫词:长安是中国古代的都城,这里指代京城长安。“宫词”是一种诗体,通常以宫廷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倦眼阅沧桑:眼睛因长时间阅读而感到疲劳,但依然关注着世间的变迁和沧桑变化。这里的“倦眼”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阅沧桑”则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变迁的观察和体验。
更为师门增一恸:因为看到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巨大变革,而感到悲痛和不安。这里的“师门”指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一恸”表示一种深刻的悲痛和遗憾。
瀛海仙班,苏斋题跋,深心托毫素,即论余事亦千秋。
瀛海仙班:瀛海指的是南海,仙班通常指神仙们的行列或者仙境中的班列。这里可能是指南海仙境中的神仙行列,或者是描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苏斋题跋:苏斋可能是某个文人雅士的书房或藏书之地,题跋则是在书籍上留下的批注和评论。这里可能是指文人在某个书房中进行文学创作或学术交流的场景。
深心托毫素:用笔尖蘸取墨水,书写下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里的“深心”表达了作者对写作的投入和专注,而“毫素”则指的是毛笔和宣纸,是书写的工具和载体。
即论余事亦千秋:即使是谈论一些琐碎的事情,也能留下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这里的“余事”可能是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它们也能成为值得传承的经典之作。
译文
戊戌政记,长安宫词,倦眼阅沧桑,更为师门增一恸;
瀛海仙班,苏斋题跋,深心托毫素,即论余事亦千秋。
赏析
这首诗以戊戌变法为背景,通过对京城长安宫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诗人通过“倦眼阅沧桑”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和感慨,同时强调了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痛苦和悲伤。此外,诗人还通过“苏斋题跋”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们在书房中进行文学创作或学术交流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于文字和思想的重视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