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移来,重重迭迭,铺遍莓苔。
看庭花正放,风摇玉砌,湘帘乍卷,月透林隈。
棋罢酒酣,更阑人静,一片迷离扫不开。
无聊甚,傍曲廊步去,兀自徘徊。
无端又上瑶台。
似遍倚、阑干绕屋栽。
望浓阴积处,惟存隐约,芳姿丽否,颇费疑猜。
蝶梦寻残,苔痕印破,谁把芳魂碎剪裁。
芸窗外,任疏疏密密,满地云堆。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名为《沁园春》。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解释:

  1. 何处移来,重重迭迭,铺遍莓苔。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某处景色的喜爱之情。”移来”意味着这个地方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重重迭迭”形容其景象层层叠叠、丰富多彩。而”莓苔”则是指长满青苔的地面,给人一种古老和幽静的感觉。

  2. 看庭花正放,风摇玉砌,湘帘乍卷,月透林隈。
    这句描述了庭院中花开得正盛,风吹过花丛摇曳生姿,就像玉石一样光滑;同时,湘妃的窗帘突然被掀起,月光透过树梢投下了斑驳的影子。这里的”玉砌”指的是精美的石阶,”湘帘”则是用湘妃竹做成的窗帘,两者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装饰元素。

  3. 棋罢酒酣,更阑人静,一片迷离扫不开。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下棋的人已经散去,饮酒的人也已醉倒,只剩下一个静静的夜晚,但仍然无法驱散作者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更阑人静”表示已经很晚了,人们都已经休息,但仍有作者独自徘徊。

  4. 无聊甚,傍曲廊步去,兀自徘徊。
    这句表达了作者感到有些无聊,于是在曲折的长廊上徘徊。”无聊甚”表示非常无聊,而”傍曲廊”可能是指靠在走廊上,”步去”和”徘徊”都表现出作者的徘徊无定、心烦意乱的状态。

  5. 无端又上瑶台。
    这句可能是说没有原因就再次登上了高台。”瑶台”通常指的是仙界或仙境,这里可能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或向往的地方。

  6. 似遍倚、阑干绕屋栽。
    这句描绘了作者好像在遍寻倚靠之处,栏杆围绕的房子仿佛是种在地上的一样。”阑干”指的是栏杆,”绕屋栽”则形象地描述了栏杆围绕着房子的样子,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7. 望浓阴积处,惟存隐约,芳姿丽否,颇费疑猜。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浓密的树木和茂盛的植被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困惑和犹豫。”依稀”形容景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而”芳姿丽否”则是在询问这些植物是否美丽迷人。

  8. 蝶梦寻残,苔痕印破,谁把芳魂碎剪裁。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蝴蝶梦中的景象以及苔藓痕迹的感慨。”蝶梦寻残”指的是蝴蝶梦中的景象已经残缺不全,”苔痕印破”则描绘了苔藓的痕迹已经破碎不堪,暗示着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变化。

  9. 芸窗外,任疏疏密密,满地云堆。
    这句可能是描写窗外的景色,”芸窗”可能是指窗子的名称,”疏疏密密”形容窗外的景物错综复杂,如同云层堆积一样。这句话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视觉效果。

赏析:
这首《沁园春》是一首充满抒情色彩的词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姜夔的词多以清雅、含蓄、深沉著称,这首词也不例外。通过对庭花、湘帘、瑶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作者内心的迷茫与徘徊。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栏杆比作房屋,将浓阴比作花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词既有优美的意象,也有深刻的内涵,是姜夔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