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如聚米,作势围周遭。
城小已半颓,附郭多蓬蒿。
贼去民未苏,十室九遁逃。
缧绁气惨凄,栖宿犹呼号。
孓遗等晨星,朘削尽脂膏。
愧无鸾凤德,化此贪狼饕。
抚事三太息,恻然心为劳。

【译文】

宜川县遭遇战事,山峦被围得严严实实。

县城虽然不大,但已经破败了一半。

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

他们被囚禁起来,生活凄惨。

剩下的人像星星一样稀少,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我没有鸾凤那样的德才,不能拯救这贪狼之灾。

我叹息再三,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疲惫。

【注释】

宜川:今属陕西省。

群峰如聚米:形容山峰密布,像堆积的稻谷一样密集。

作势围周遭:指敌军包围了县城四周。

附郭:靠近城郭。

贼去民未苏:敌人走了,但是百姓还没有恢复过来。

十室九遁逃:十户人家之中有九户逃亡,形容百姓生活困苦。

缧绁:古代的一种刑具,用绳子捆绑犯人。

气惨凄:心情凄凉,气息悲切。

孓遗:断后的残存。

朘削:削减。

愧无鸾凤德:没有鸾凤一样的美德来治理国家,感到惭愧。

化此贪狼饕:把贪狼之害转化为饕餮(贪婪)之祸。

三太息:多次叹息,表示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恻然心为劳:内心感到非常悲伤和劳累。

【赏析】

《宜川县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宜川县被敌军占领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造成人民痛苦和社会动荡的深切感受。

首联“群峰如聚米,作势围周遭”描绘了宜川县周围的山峰密集排列,仿佛是聚集在一起的米粒,敌军则像围困一样将县城团团包围。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聚米,形象地描绘了敌军的严密布置。

颔联“城小已半颓,附郭多蓬蒿”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宜川县城景象。城墙虽小,但已经破败不堪,周边地区长满了蓬蒿。这一联表达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以及战后百姓生活的艰辛。

颈联“贼去民未苏,十室九遁逃”描述了战争结束后,百姓们仍然生活在恐惧之中,十户人家中就有九户逃散。这一联反映了战后百姓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

尾联“缧绁气惨凄,栖宿犹呼号”则描绘了被囚禁的人们的痛苦和悲惨。他们被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凄惨,但仍不断呼唤着。这一联通过对囚禁人们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折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中无辜人民的同情。同时,诗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所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