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时馆阁偕登,公学贯古今,治理深谙,独抱奇才堪柱国;
夏秋间膏肓同病,医偏求中外,灵丹安在,余留后死最伤怀。

【注释】

馆阁:指在朝为官的地方。

公学贯古今:指张之洞学问广博,通晓古今。

独抱奇才堪柱国:意思是他有独特的才能,可以当一个支柱一样的重要人物。柱国是古代的官名,这里比喻一个重要人物。

夏秋间:夏天和秋天之间。膏肓:古代指心脏的上部,也指病重的人。

求医:寻找良医。偏求中外:偏向外国。

灵丹:指良药。

余留:留下。后死:去世后的遗物。最伤怀:最让人伤感。

【赏析】

此诗是为纪念张之洞而作。张之洞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曾担任湖南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务,对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称他为“中兴名臣”。

第一句“少壮时馆阁偕登,公学贯古今,治理深谙,独抱奇才堪柱国”,说的是他在少年时期就与许多官员一同进入朝廷任职,并且学问广博,通晓古今。治理国家的能力非常强,有卓越的才能,可以作为国家的支柱。

第二句“夏秋间膏肓同病,医偏求中外,灵丹安在,余留后死最伤怀”,则是指在他年轻时,也曾患有同样的疾病,但是治疗的方法偏向于使用外国的良药,而忽略了中医的治疗,最终病情加重,遗憾地去世了。这里的“膏肓”是指心脏的上部,也指病重的人。

整首诗以赞美的方式,回顾了张之洞的一生,既肯定了他的成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