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河故迹屯氏存,支流迤东经鬲津。
燕齐错壤水利废,近海略见沟通痕。
老黄河身今占种,民力难资官屡空。
四女祠前旧道湮,临清闸外新沙拥。
卫流高处汶流低,浊漳合之五斗泥。
挑沙放闸岂长策,粮船不出丁嗟咨。
我来议浚申前诏,泄水先从下游导。
万夫合作不经旬,千艘遄行奏成效。
前年度地雪盈尺,今年巡工雨沾帻。
不辞栉沐至再三,况复旬宣有专责。
君不见赵王河,我曾议浚谋孔多。
消疏济运究何日,一雨泲上积潦伤田禾。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河治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和现状,表达了对黄河治理的担忧和期望。
首联“禹河故迹屯氏存,支流迤东经鬲津。”描述了黄河的地理位置,禹河的遗迹仍然存在,支流经过鬲津。
颔联“燕齐错壤水利废,近海略见沟通痕。”描述了黄河周边地区的水利情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利设施废弃,只有沿海地区能看到一些沟通的痕迹。
颈联“老黄河身今占种,民力难资官屡空。”指出了黄河的现状,黄河的身体被占为农田,人民的力量难以支撑政府的需求,官员们多次因财政困难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
尾联“卫流高处汶流低,浊漳合之五斗泥。”描述了黄河的水流情况,卫河流向高处,而汶河流向低处,浊漳河流入黄河,河水混浊不清。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治理的描述,反映出人们对黄河治理的期待和忧虑,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黄河的水利,保护人民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