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无家花作命,只种此花开独盛。
愆阳自说人力多,触热我知花骨劲。
原头草枯落照红,更上杰阁看云峰。
秋心不及花态浓,九月村景如残冬。
【注释】
①“青元”:即唐玄宗,这里代指诗人。
②“徐道士”:名不详,与李白有交往。《旧唐书》载,徐道士曾为道士,后入长安,得唐玄宗宠幸。李白在《赠徐山人》诗中称其为“谪仙人”。
③“无家”:指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④“花作命”:指花儿的命运不由自己主宰。
⑤“独盛”:独自盛开,形容菊花的傲骨。
⑥“愆阳”:指久雨。
⑦“触热”:因天气炎热而受煎熬。
⑧“杰阁”:指高高的楼阁。
⑨“秋心”:指秋天的菊花。
⑩“残冬”:指深秋时节。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通过写菊花不畏严寒、不惧炎暑、独立开放的特点来表现菊花的高洁品格。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格律严整。
第一句,以道人喻菊,点明题旨。“道人”,这里指的是被唐玄宗宠爱的仙女徐福。李白在《赠徐山人》一诗中写道:“我愿生两翅,飞做徐福客。相邀赤松游,为访安期窟。”这两句是说自己甘愿像徐福那样不求功名利禄,只求与仙人结伴而去,而把菊花比作道人,是说只有菊花能够做到“无家”。
第二句,写菊花不畏寒冷,独自开放。“此花”,指菊花。“独盛”,用《楚辞·卜居》:“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众皆竞进,屈原独宜回退,从容淡泊,与世无争,故举世而不理也……”意指菊花虽生于寒枝,却能迎风斗霜,独自绽放。“力多”,犹言任凭风吹雨打,无所畏惧。
第三句,写菊花不怕酷热,挺身而出。这二句承上启下,写菊花傲视群芳的品性。前二句写菊花在严寒中傲然独放;这二句写菊花在酷暑中迎风斗雪,显示了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气节。
第四句,写菊花登高远眺,放眼山川。“更上”,指再登上高处。“杰阁”,指高高的楼阁。这两句描写了菊花登上高楼远眺,饱览天下景色的情景。
写菊花不畏深秋,仍然生机盎然。“秋心”,指菊花开放的情态。“浓”,“浓艳”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菊花的颜色鲜艳夺目,犹如一团烈火熊熊燃烧。“九月村景如残冬”,意思是说深秋的山村景色就像冬天一样冷清凄凉。“如”,好像、似乎的意思。这两句以景衬菊,以乐景写哀,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