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散青磷火,几处苑门深不锁。
涧底宫娃化碧多,月明幻出花千颗。
细丝垂柳浓扫天,白蘋叶暖生暮烟。
水香十里泛舟入,似梦非梦仙非仙。
石径朱栏看不足,惊蝉一声溪树绿。
商女何知说旧游,吴娘只解歌新曲。
轻桡贴水桥上头,移篷争得风飕飗。
露华点衣鬓丝䙚,晚凉多处愁清秋。
半陂森沈湿红冷,岸脚插入波光暝。
鵁鶄鸂𪀦呼不来,唤起花魂抱花影。
醉中看天天倒垂,仰首欲踏青琉璃。
舟人催归倦仆寐,斗柄行拄城楼西。
是时月落风满渚,老鸮据巢作鬼语。
【注释】
偕杨三:指杨大眼、张洪和黄二,作者的好友。
放舟:乘船游览。荷至平山堂:荷花盛开的平山堂。
涧底:山涧之中。宫娃: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传说她曾化装成渔妇下西湖。碧多:颜色鲜艳多彩。幻出花千颗:形容荷花盛开如繁星点点。
细丝垂柳浓扫天:细长的柳枝在天空中轻轻摇曳。白蘋叶暖生暮烟:傍晚,微风吹动水面上的水草,使白色的苹草叶子上泛起了温暖的雾气,犹如暮霭一般。
水香十里泛舟入: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十里外就闻到了,让人忍不住想乘舟进去欣赏。似梦非梦仙非仙:像梦中一样美丽,却又不是真正的仙境。
石径朱栏看不足:石砌的小路上铺着红色栏杆,却看不够。惊蝉一声溪树绿:忽然听到树上的蝉鸣声,让溪边的树木显得更加翠绿。
商女何知说旧游:商女们哪里懂得谈论过去的事情呢?吴娘只解歌新曲:吴地的女子只知道唱歌,不懂得吟咏古词。轻桡:轻盈地划着船桨。贴水桥:靠近水面的桥。
移篷争得风飕飗(liú):把船篷移开,让风吹得呼呼作响。鵁鶂𪀦(yìn):水鸟名,这里指鸂鶅。
唤起花魂抱花影:唤醒荷花的花魂,让它抱着自己的倩影。醉中看天天倒垂:喝醉后看到天空中的太阳倒挂。仰首欲踏青琉璃:抬起头来想要踩到青色的琉璃瓦。
舟人催归倦仆寐:船夫催促我回家,让我感到疲倦而入睡。斗柄行拄城楼西:北斗七星的柄指向西方,这里指北斗星在西边。是时月落风满渚:这时月亮已经落下,风也刮满了湖面。老鸮(xiāo)据巢作鬼语:一只老猫头鹰占据着鸟巢,发出凄厉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诗中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娇艳,以及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第一段:“西风吹散青磷火,几处苑门深不锁。” 西风吹散了青磷火,几个花园的门紧闭着。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风儿吹散了青磷火,使得周围的景色显得更加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荷花的开放,使得这些花园的门紧闭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第二段:“涧底宫娃化碧多,月明幻出花千颗。” 山涧之中的宫女化作了碧绿色的荷花,月光下,仿佛有成千上万朵荷花绽放出来。这句诗以“化碧多”来形容宫女变成的荷花,形象地描绘了宫女们的美貌和气质。同时,也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娇艳,令人陶醉。
第三段:“细丝垂柳浓扫天,白蘋叶暖生暮烟。” 细长的柳枝在天空中轻轻摇曳,白苹叶上覆盖着温暖的雾气,宛如暮色中的烟雾。这句诗以“垂柳”、“白苹叶”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第四段:“水香十里泛舟入,似梦非梦仙非仙。” 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十里外就能闻到,让人忍不住想乘舟进去欣赏。这句诗以“水香”、“泛舟”等意象,展现了荷花的独特魅力和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第五段:“石径朱栏看不足,惊蝉一声溪树绿。” 石砌的小路上铺着红色栏杆,但是仍然看不够。忽然听到树上的蝉鸣声,让溪边的树木显得更加翠绿。这句诗以“石径”、“朱栏”、“溪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
第六段:“商女何知说旧游,吴娘只解歌新曲。” 商女们哪里懂得谈论过去的事情呢?吴地的女子只知道唱歌,不懂得吟咏古词。这句诗以“商女”、“吴娘”等人物形象,揭示了人们对传统诗词的不了解和遗忘,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担忧和思考。
第七段:轻桡贴水桥上头,移篷争得风飕飗。露华点衣鬓丝䙚,晚凉多处愁清秋。半陂森沈湿红冷,岸脚插入波光暝。鵁鸂鶂呼不来,唤起花魂抱花影。这句诗以“轻桡”、“移篷”、“露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最后一段:“醉中看天天倒垂,仰首欲踏青琉璃。” 醉酒中看见天空中的太阳倒挂下来,抬头仰望,想要踩到青色的琉璃瓦。这句诗以“醉中”、“天倒垂”、“青琉璃”等意象,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奇妙感受和想象力,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和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