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版遗忘礼节疏,又看朝爽倚庭除。
笑他大府持筹吏,也乞先生玉箸书。
注释:忘记了手版,疏漏了礼节,又在朝堂上倚着庭院的台阶。笑他那些大官持筹官吏,也乞求先生用笔书写文书。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处理公务时的疏忽大意。他忘记了手版、疏漏了礼节,却在庭前倚着台阶。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惊讶和好笑。他嘲笑那些持筹官吏,也乞求先生用笔书写文书,这表明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人的羡慕。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疏忽大意,讽刺了一些人在工作中的不认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人的羡慕之情。
手版遗忘礼节疏,又看朝爽倚庭除。
笑他大府持筹吏,也乞先生玉箸书。
注释:忘记了手版,疏漏了礼节,又在朝堂上倚着庭院的台阶。笑他那些大官持筹官吏,也乞求先生用笔书写文书。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处理公务时的疏忽大意。他忘记了手版、疏漏了礼节,却在庭前倚着台阶。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惊讶和好笑。他嘲笑那些持筹官吏,也乞求先生用笔书写文书,这表明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人的羡慕。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疏忽大意,讽刺了一些人在工作中的不认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人的羡慕之情。
【注释】 草庵携酒与王七:草堂里带酒给王七喝。王七:即王士龙,当时人称“王十丈”。 至城上饮有怀洪大:到城上去喝酒,想念洪大。洪大:即洪刍,字大成,曾为中牟县令,后弃官归隐。 看水曾双立:指当年两人在水上并肩站立的往事。看水:指济源济水,又称“济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西北济源山南麓,流经河南省新乡、焦作等城市,于焦作市区注入黄河。双立:两脚并立。 登城空尔思:登上城楼却只有空寂而没有思念
这首诗由李白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复与王采薇看月”,意为再次与王采薇一起赏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复”是再次的意思,“采薇”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名,诗人与友人再次共饮美酒,共同欣赏月亮的美好。 第二句“一夕长林响,全疑半岭眠。”描述了夜晚山林的声音和月光洒在山岭上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这里的“一夕”指的是一个晚上
【注】仲卿:东汉末年,曹魏名士嵇康与妻子刘氏情笃。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刘氏誓不与嵇康合葬。嵇康死后,刘氏出家为尼。 暗树蒙昏晓,幽堂暝不开。鱼肠和血冷,兽脑与心灰。 鬓绿尘中短,颜红醉里回。惟馀仲卿妇,对语一怜才。 注释: ①暗树:昏暗无光的树。 ②幽堂:深奥幽静之殿堂。暝:昏暗,不明亮。 ③鱼肠:古代兵器,用鱼肠做成。 ④兽脑:指猛兽的脑壳,比喻人脑袋。 ⑤鬓绿:指两鬓发白。 ⑥颜红:指两颊泛红
【注释】 草有百回绿,颜唯二十红:草的颜色是绿色的百回,人的面颊只有二十岁的红色。 孤怀逐春暝,枯坐与僧同:孤单地怀着惆怅的心情,在春天的傍晚,枯坐和僧人一起度过。 行路知山简:走在路上的人了解山林的清简。 沈名愧陆通:因名声不显,羞愧陆通。 醉来须藉冢:喝醉了必须倚靠在坟头上。 醒骨白杨风:醒来的时候,白杨树风中摇曳。 【赏析】 此诗是王建晚年的诗作,诗人在晚年隐居时写下的这首诗
【诗词正文】 寄洪大 其二昨梦月先堕,星芒烛四更。 影过花径失,魂入鹊群惊。 落枕吟声苦,循衾暗露生。 明朝碧山外,白道认孤行。 【注释】 1. 昨梦:昨日的梦境,即昨天梦见。 2. 月先堕:月亮提前坠落。 3. 星芒:星星的光芒,这里指月光。 4. 四更:深夜时分,通常指半夜到凌晨一两点。 5. 影过花径:影子掠过了花间小径(花径) 6. 魂入鹊群:魂魄进入喜鹊群中。 7. 落枕吟声苦
注释: 莫去危阑北,斜当万里天。 莫去:不要离去,即不要离开。危阑,高高的栏杆。北,方位词,指北方。这句是说不要离开那高高的栏杆,站在北边看那万里天空。 虚堂零竹雨,孤屋羃茶烟。 虚堂:空荡的堂室。零竹雨,竹叶上滴下的细雨声。羃(yǎn)茶烟,茶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室内。这句写诗人坐在空荡的堂屋里看着窗外飘洒的细雨,闻着缕缕上升的茶烟,内心愁苦不堪。 断雁沉遥札,长踦上故笺。 断雁:失群的大雁
诗句原文: 著述予心壮,湖山公业成。闲门思剥啄,具黍语倾情。问径幽期惬,循途暮霭生。只疑峰到眼,谁识背山行。 译文: 我撰写的著述使我内心感到自豪,我的湖山事业已经成就。我在闲暇之门思考着是否应该敲门进入,准备了一些粮食想要与对方倾谈。在探寻小径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满足感,而沿着道路行走时,暮色中的雾气逐渐升起。我只怀疑山峰就在视线中,但又有谁能真正了解我背对青山独自前行的情况呢? 赏析:
注释: 风雪金陵路,羁游未损欢。 江宁道中作:在南京江宁道的途中所作。 风雪金陵:南京有金陵,故称金陵为“风雪”。 江宁道:指从南京往北的驿路。 羁游:在外作官或远行。 损:减少。 怜:爱。 劝饮:劝人饮酒。 蔬薄:菜饭,粗粮。 记:记得。 看:观赏。 影:影子。 寻山约住鞍:寻找山时约定住下。 嘑:鸣叫的声音。 水声:江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嘑看影:听声音和看影子。 寻:寻找。 山约住鞍
诗句释义与译文 出郭游骆氏园 其二 出郭才欹帽,穿林又踏鞋。 - 注释: 离开城外时才斜戴着帽子,穿过树林后又穿上鞋子。 - 译文: 刚刚走出城郊就迫不及待地要戴起帽子,穿过树林后再次穿上鞋子准备离去。 暂闲知客乐,独往得愁佳。 - 注释: 暂且的闲暇让人感到客人的快乐,独自前行却能体验到更多的忧愁。 - 译文: 暂时的休息让主人感到客人的快乐,而独自行走则能体会更多忧愁之美。
【注释】 出郭游骆氏园 其一:在城外游览骆氏的园林。 闻说幽居好,林端睇远岑。 听闻那里隐居的环境好,站在林边眺望远处的小山丘。 乱坟行处转,荒竹坐来深。 在乱坟岗子旁边走过,坐下后竹林里显得更深密。 静倚空村立,寒思薄酒斟。 安静地倚靠在寂静的空村中站住,用薄酒暖暖身体。 野塘秋更碧,照影逐孤禽。 郊外的池塘在秋天显得更加碧绿,倒映在水中的自己的影子追随孤独的一只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
注释: 1. 拍浮:泛舟游泳。 2. 倚:靠。 3. 甘脆:指美味的酒食。 4. 老饕:嗜味成性的贪吃者。 5. 鼠姑:一种水产品,此处泛指鱼虾等小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河游玩的情景,以及他对美食的热爱。 第一句“拍浮日倚酒船豪”,描述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依靠在酒船上欣赏风景的悠闲生活。这里,“拍浮”意味着游水或划船;“倚”是依靠、依赖的意思;“酒船”则是指承载着美酒的船
【注释】 转粟:指转运粮食,即漕运。北河:黄河以北的水道。舟中:指漕运船只上。 “口占”:随意写下的意思。十首:本诗为其中的第七首。 “其七”:此指第一首。 “啼鴂”:指杜鹃鸟的叫声。 绿树稠:指春天的树木茂密。稠:茂密。 乍:突然,忽然。 乡味:家乡的食物或风味,泛指乡土人情。 减乡愁:减少、减轻了乡愁。 “清饮”:指清酒。如蝉洁:像蝉那样洁净。何事:为何?浮沉:比喻世事变迁不定。在浊流
【注释】 “转粟”:转运粮食。“北河”:黄河的北边。“即事”:遇到的事情,眼前之事。“口占”:随口吟咏。“十首”:指《转粟北河舟中即事》十首中的第八首。 【赏析】 诗题是《转粟北河舟中即事口占十首》,共十首,每首都写一个特定的情景,都是写在船舱里的所见所感。这十首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写的是在船上看到的景象。开头两句写风吹过船篷时掀起的尘土飞扬的情景
【注释】 咏史:咏诵古代的史事,这里指咏诵古时的故事。租船:租借船只,泛指经商。六七年:六七年中,即六七年之久。醉:醉酒。判事:处理事务。颠:颠倒、错乱。乘槎(chá):乘木筏渡海。高寒:指高山或寒冷之地。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 【赏析】 诗是诗人在经商途中,借咏叹古史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作。首句“转粟北河舟中即事口占十首其四”点题,交代了这首诗的内容。次句“咏史租船六七年”
【注释】潞水津关:指潞州(今山西长治)的黄河渡口。玉骢:马的美称。一尊:指酒。半空:形容云彩缭绕、高远无际。 译文:驻在潞州黄河渡口,骑着玉骢马,往来于阿连之间,饮酒作乐。官职不高,但像闲云一样自由自在,最是喜欢在天空中遨游。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写诗人驻扎在潞州河边,以玉骢马代步,往来于阿连之间,饮酒作乐,展现了诗人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
注释:万轴的丝织品映照着翠绿的衣襟,问奇斗茶的日子里没有什么空余。五湖却嘲笑着鸱夷的陋俗,只对着红妆不写书。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北河转粟时,看到丝绸等物的场景,并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感慨和态度。诗中的“万轴”指的是大量的丝绸,而“翠裾”则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诗人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他的豪爽、洒脱的性格特点。同时,他也对那些庸俗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不值得一提。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