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池馆报花开,驿骑传诗一夕催。
不为时需访碑使,也应天与聚星来。
【注释】芙蓉池馆:指济南大明湖上的芙蓉亭馆,即今济南市百花洲。报花开:告诉人们荷花开了。驿骑:驿站的快马。一夕催:一夜就传到了。
【译文】济南大明湖上芙蓉亭馆的荷花已经开遍了,一天之内驿站的快马就传来了消息。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春在山东任学政时作,当时济南府知府为阮元。阮元时任山东学使,诗人去济南拜访时,阮元邀他游览济南名胜,并写了《历下亭子》诗相赠,诗人随即作此诗答谢。
首句写济南的景色:济南大明湖上芙蓉亭馆的莲花已经盛开满池,第二天一早驿马就把这一喜讯传来。“芙蓉”句点题,以景起兴,引出下文。“驿骑”句写时间之短,一日之内,快马就将这一喜讯传到。
次句回应阮元,说阮元没有到济南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请我为他撰写《历下亭子》诗作,以便留作纪念。“不为”句承前一句,说明阮元的用意,“访碑使”即指《历下亭子》。“天与”,语出《论语·泰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说,这是天意,要我来当这个“木铎”。阮元在济南期间,曾请著名画家李鱓为济南孔庙门额题字,后因事未果,诗人为此作了《李沧浦画像歌》,有“天与木铎”之句,可见此处所引非他人,而是李鱓。
“应天”句承上两句之意,说明阮元的用意,即天意是要我来作《历下亭子》的碑文。
末句点明诗的题旨,表明自己接受这一使命。“聚星楼”是济南的著名古建筑之一,传说是周文王、周公二相聚会议事之所。诗人在这里登楼远眺,看到济南风光明媚,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