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清要卌余年,综观令典易名,朝廷特重袤嘉,永垂千古;
沐熏陶十数载,尤愧应山为宰,交涉谬蒙奖励,罔报涓埃。
【注释】
- 清要:指清朝的官场。
- 令典:好的法令、法规。
- 朝廷:皇帝所在的朝廷,即皇宫。
- 袤嘉:美好,称赞。
- 永垂千古:永远流传下去。
- 沐:受。
- 熏陶: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或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品质。
- 尤愧:更加感到惭愧。
- 应山为宰:指在应山当县官。应山,今湖北省宜城市。
- 交涉:处理政务时发生的纠纷和矛盾。
- 奖励:给予表扬。
- 罔报涓埃:白白地报答了微薄的恩惠(意指自己没有做什么贡献)。
【赏析】
张之洞,字孝达,湖南临湘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学者。他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是张之洞写给他的老师李鸿章的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首句“历清要卌余年”,意为在清朝担任官职已有四十年。这里用“历”字,表示经历了时间的流逝;“清要”指的是朝廷的重要职务;“卌余年”则是指这么多年的岁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在朝廷中任职时间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老师长期为国为民付出的努力的认可。
次句“综观令典易名”,意为仔细研究并理解好的法令和规定。这里的“令典”指的是朝廷颁布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易名”则是指改变名称或称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在法律和制度方面的贡献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老师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的认可。
第三句“朝廷特重袤嘉”,意为朝廷特别重视张之洞的美好形象和声誉。这里的“朝廷”指的是皇帝所在的朝廷;“重”表示重视;“袤嘉”则是赞美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美好形象和声誉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老师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的认可。
末句“永垂千古”,意为希望老师的美好形象和名声能够永远流传下去。这里的“永垂千古”表示永远流传下去;“千古”则是指千年的历史长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美好形象和名声能够长久传承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老师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师生情谊。同时,诗歌也体现了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