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悼殊深,方期梯航就道,干羽舞阶,咨策老臣偏叹逝;
公归悲不复,历溯裘带临戎,江湖仗节,知名妇孺尽衔恩。
【注释】
①挽曾国藩联:为哀悼曾国藩而作的对联。曾国藩,字子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曾领导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朝廷重用,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同治帝死后,继位的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将大权交与恭亲王奕,并任命肃顺等人为要职,以图稳固政权。但肃顺等人野心勃勃,阴谋篡夺皇位,遭到朝内一些大臣的反对。1864年7月3日(农历五月初一),肃顺等人发动政变,企图杀害恭亲王奕,但事败,奕逃往外国,肃顺等人被处死,曾国藩因支持奕而被杀。此联即为此事件而作。②干、羽:干,指古代乐器笙;羽,指笙的两根吹口。干羽舞阶:《左传·文公十六年》“干羽”二句:“君以此兴,不亦可乎?且先君庄王,所以旅于天下,偃兵罢鼓也。夫齐桓,故妻之以荆姬,许之以不死之国,亲之以有劳不以为戮;召陈桓公而为之母弟,非盛匹也,夫何甚焉?是以民服其神而从其教矣。”“干羽”比喻德政,“舞阶”比喻施行恩惠。③咨、叹逝:咨,同“咨嗟”,叹息;叹逝,感叹逝去的良臣。④裘带临戎:裘,指皮衣;带,腰带;临戎,指出征。⑤江湖仗节:江湖,泛指各地;仗节,手持节杖,表示忠于国家。⑥衔恩:含着感激之情。
【赏析】
这是一副悼念曾国藩的挽联,由四句话组成,每句都是七个字。上联写曾国藩生前的丰功伟绩,下联写他不幸遇难的悲剧命运。整副挽联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表达了人们对曾国藩的怀念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惋惜。
上联“天语悼殊深,方期梯航就道,干羽舞阶,咨策老臣偏叹逝”描述了曾国藩生前的丰功伟绩。这里的“天语”指的是上天的旨意或者上天的话语,“悼殊深”则表示对曾国藩的悼念之情非常深厚。曾国藩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丰功伟绩是显而易见的。这一句还描绘了一幅画面:天上的神灵仿佛也在为曾国藩的离世叹息。
下联“公归悲不复,历溯裘带临戎,江湖仗节,知名妇孺尽衔恩”则表达了人们对曾国藩去世后人们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这里的“公归悲不复”意味着人们对曾国藩的离去感到悲伤不已;“历溯裘带临戎”则描绘了人们回忆着曾国藩曾经披甲上阵的场景;“江湖仗节”则表示人们怀念着他在各地执掌节杖的威武之态;“知名妇孺尽衔恩”则意味着所有的妇女和儿童都含着感激之情。
整副挽联通过对曾国藩生前功绩和逝世后的怀念之情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敬意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曾国藩的高度评价和对他去世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