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双桥旧径荒,巷南巷北接青杨。
望衡日日扶藜过,此愿今生岂易偿。

【注释】

1、双桥:指东吴时孙策所建的石梁。旧径:指从前经过的路。荒:荒凉破败。青杨:即杨柳,这里指路旁的杨柳。

2、衡(héng)日:指太阳,古代以太阳为衡,借以比喻时间。扶藜:手执拐杖。藜,一种草,茎可作拐杖,故称。

3、此愿:此乃我的愿望。今生:指今生今世。

【赏析】

寄陈婿礼庭四首其一

我忆双桥旧径荒,巷南巷北接青杨。

望衡日日扶藜过,此愿今生岂易偿。

诗的前两句写景:“我忆双桥旧径荒,巷南巷北接青杨。”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当年走过的旧路,双桥早已荒废,而两旁的青杨依然长在。诗人用“双桥”和“青杨”这两个关键词,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了一种荒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述了这条老路上的景象:“望衡日日扶藜过”,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每天拄着拐杖,望着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的情景。这里的“扶藜”一词,不仅是指拄着拐杖,更是指依靠着阳光,因为藜草是一种耐寒植物,可以在阳光下生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愿望:“此愿今生岂易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诗人希望他的愿望能够在今生得以实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对旧路的回忆,对阳光的描述,以及对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远。它通过对旧路、青杨、扶藜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