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元朝不是明,羲皇以上一先生。
芝藤高阁今何在,终古空留清閟名。
【注释】
谒云林公祠即题二首 其一:谒,拜访;云林公,指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题,题诗;即,就是。二首,这里指两首诗;一,第一。
【赏析】
“不是元朝也不是明”,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并不是元朝或明朝的人,而是唐朝人。元朝和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诗人说自己不是元朝或明朝的人,而是唐朝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诗人在诗中强调这一点,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己与元朝、明朝的隔阂,也可能是表示自己的清高自许。
“羲皇以上一先生”,这一句意思是说羲皇(伏羲氏)之前还有一位先生。羲皇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轩辕氏。羲皇以前的历史,诗人没有详加说明。但他用“一先生”来概括羲皇之前的历史,可见他是多么地自信,多么地自负。他的这种自信和自负,也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影响。
“芝藤高阁今何在?”这一句意思是问现在那高高的阁台上还存不存在灵芝藤蔓?这两句是说,现在的人们已经忘记了羲皇之前的那位先生。
“终古空留清閟名。”这一句意思是说,这位先生的名字一直留在人们的心目中,但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了。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羲皇之前有位先生,现在人们已经忘记了他,只留下了他的名字。诗人通过这四句诗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王铎此时已年逾六旬,仕途潦倒,寄居长安。他虽身处逆境,但并不消沉,仍关心国事,常登城眺望,抒发感慨。王铎以诗见长,其诗多慷慨悲壮之气,尤工七言律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此诗即是其代表作之一。”(出自《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