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正悯烈为兄,靖毅为弟,惠敏为犹子,一家将相,同挽乾坤,若论江表奇功,半壁河山公手定;
有祖逖刘琨之志,谢安之望,王浚之威名,八座起居,竟还霄汉,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我心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内容;然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诗歌的关键词语。
“以文正悯烈为兄,靖毅为弟,惠敏为犹子,一家将相,同挽乾坤”,意思是说曾国藩用他的文才来怜悯那些烈士,用他的刚毅来辅佐弟弟,用他的聪明来教导儿子,一家人共同承担国家的重任,挽救乾坤。这两句是写曾国藩的家世、才能以及他作为国家栋梁的责任。
“若论江表奇功,半壁河山公手定”,意思是说如果论起他在长江以南的杰出功劳,那一半的河山都是他一手平定的。这两句是写曾国藩的功绩。
“有祖逖刘琨之志,谢安之望,王浚之威名,八座起居,竟还霄汉”,意思是说他有祖逖、刘琨那样报效国家的壮志,有谢安那样的远大的抱负,有王浚那样的威望,在朝廷里任职,竟然能飞上天空。这几句是写曾国藩的志向。
“回忆师门高谊,三年歌泣我心丧”,意思是说回想起老师对我的一片深情厚义,我悲痛欲绝,三年之中,我常常哭泣。这两句是写曾国藩对自己的恩情。
【答案】
译文:
用我的文才来怜悯那些烈士,用我的刚毅去协助弟弟,用我的聪明教育儿子,我们是兄弟,也是一家人共同承担着国家的重任,拯救乾坤。
论起我在长江以南的功劳,那是一半河山都是我一手平定的。
我有祖逖、刘琨那样报效国家的壮志,有谢安那样远大的抱负,有王浚那样的威望,在朝廷里任职,竟然能飞上天空。
回忆起我们师生之间的一段深厚友情,我痛悼不已,悲痛欲绝,三年之中,常常泪流满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曾国藩的挽联。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人,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始人,创立了湘军。其一生主要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抗击外来侵略势力。这首挽联就是为他而作,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思念与哀伤之情。
此联首联总领下文,开篇就点出了曾国藩家族的荣耀。颔联承接颈联,从三个方面赞扬了曾国藩的丰功伟绩。其中“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代指江西一带。“王浚”是指晋武帝时的大臣王浑,他曾经联合其他将领一起攻灭蜀国。这里暗指南明的抗清力量。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曾国藩的雄图大略,表现了他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壮志豪情。尾联则是作者对曾国藩的怀念之情的抒发。
每句都紧扣“挽”字展开,前二句先扬后抑,后二句先抑后扬,形成波澜起伏之势,使读者感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