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秋阴情绪减,乍眠却喜新晴。
红墙千尺月华生。
水明镫暗依约卷帘声。
溪口寂寥寻渡少酒,徒多分飘零。
柳丝笑客眼犹青。
好天凉夜祇剩一人行。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中秋之夜,由葛仙桥步月归家途中所作。

译文:
中秋的秋阴让我心情减了许多,刚睡下却高兴于新晴。
红墙千尺,满地月光生辉。
水面明亮灯笼昏暗,隐约可见卷帘的声音。
溪口寂寥,寻找渡口少酒,徒然多分了飘零之痛。
柳丝笑客眼尚青,好天凉夜只剩一人行走。

赏析:
首句“十月秋阴情绪减”,直接点明了时间、天气和情绪,让人立刻联想到中秋节的氛围。接下来,“乍眠却喜新晴”描绘了诗人初醒时的喜悦心情,尽管刚刚入睡,却被窗外的新晴所感动。

“红墙千尺月华生”,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月亮高照,照耀着红墙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月亮的明亮,也反映了月光下红墙的美丽与庄严。

“水明镫暗依约卷帘声”,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水面上倒映的明月与远处灯火的闪烁相互交织,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而卷帘声则增添了一丝生动与活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溪口寂寥寻渡少酒,徒多分飘零”,诗人在寻找渡口时不禁感叹自己徒增许多离愁别绪,因为少了酒来消愁。这里的“飘零”既指物理上的孤独,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句“柳丝笑客眼犹青,好天凉夜祇剩一人行”,以柳丝和青客眼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好天凉夜祇剩一人行”也流露出诗人对孤独的无奈与哀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