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颇耽奇,气欲吞名山。
有时驱楼船,入海不愿还。
倏忽三十年,尘土冒鬓颜。
显晦亦偶然,山水兴未阑。
著书高于身,准待同志删。
要皆真气存,足订懦与顽。
兴至欲举杯,天风响禅关。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抒发政治感慨。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偶成二十首 其二十
少年时我非常迷恋奇山异水,心中渴望着攀登名山。
有时我会驾起楼船,驶入大海,但并不打算回来。
转眼间三十年过去,我已白发苍苍。
显达与不显达都是偶然的事情,山水之间的乐趣并未结束。
著书立说高于自身,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删改。
只要真气存于胸中,便足以辨别懦夫与顽石。
兴之所至想饮酒,天风传来禅院关门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仕途生活的无奈和淡然。
“少年颇耽奇,气欲吞名山”,诗人年轻时就非常喜欢奇山异水,他渴望着攀登名山。这里的”奇山异水”代表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追求自由和独立。
“有时驱楼船,入海不愿还”,有时我会驾起楼船,驶入大海,但并不打算回来。这里的”楼船”代表了他的身份地位和他的豪迈气概,而”入海不愿还”则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他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倏忽三十年,尘土冒鬓颜”,转眼间三十年过去,我已白发苍苍。这里的”三十年”代表了时间,也代表了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叹。而”尘土冒鬓颜”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看淡的心态。
“显晦亦偶然,山水兴未阑”,显达与不显达都是偶然的事情,山水之间的乐趣并未结束。这里的”显达”代表了成功的人生道路,而”不显达”则代表了平凡甚至失败的人生道路。诗人认为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内心充满热爱和激情,就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山水兴未阑”。
“著书高于身,准待同志删”,著书立说高于自身,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删改。这里的”著书立说”代表了诗人的创作成就,而”同志删”则表示诗人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
“要皆真气存,足订懦与顽”,只要真气存于胸中,便足以辨别懦夫与顽石。这里的”真气”代表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也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诗人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区分出真正的勇者和愚者,这也是他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兴至欲举杯,天风响禅关”,兴之所至想饮酒,天风传来禅院关门之声。这里的”兴至”代表了诗人的灵感和创作热情,而”天风响禅关”则表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大自然的帮助和启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喜爱和认同,他认为禅宗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人生。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看淡、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禅宗思想的认同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