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相巴蜀,贵在饬纲纪。
断狱斩幼常,时时面流涕。
古来真将军,亲爱法不废。
所以百万师,常若身使臂。
桓桓司马法,无事出奇计。
恩多不能劝,用法乃始励。
庄贾后即诛,庶乎知此意。
偶成二十首 其十四
孔明相巴蜀,贵在饬纲纪。断狱斩幼常,时时面流涕。古来真将军,亲爱法不废。所以百万师,常若身使臂。桓桓司马法,无事出奇计。恩多不能劝,用法乃始励。庄贾后即诛,庶乎知此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诸葛亮治理巴蜀的情景,表达了对法制的重要性和严格执行的态度。首句“孔明相巴蜀,贵在饬纲纪。”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诸葛亮在治理巴蜀时,注重维护法纪的重要性。第二句“断狱斩幼常,时时面流涕。”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示了诸葛亮对法律的坚决执行,即使是对待年轻的罪犯也会流泪,显示出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第三句“古来真将军,亲爱法不废。”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表达了历史上真正优秀的将领都会重视并坚持法治的观念。
接下来的四句“所以百万师,常若身使臂。桓桓司马法,无事出奇计。恩多不能劝,用法乃始励。”进一步展开了诸葛亮治军严谨、执法严明的形象。第五句“桓桓司马法,无事出奇计”描绘了他在处理军事问题时,总能以法为依据,不轻易采取奇策。第六句“恩多不能劝,用法乃始励”揭示了即使有过多的恩惠也不能改变他执法的决心。最后一句“庄贾后即诛,庶乎知此意。”更是强调了诸葛亮对违法者绝不姑息,哪怕是亲信也不例外,以此来警示后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赞美,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法治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法纪的维护和执行。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的敬仰和怀念,更是对国家和社会法治精神的一种倡导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