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一寸书,门外三尺雪。
孤儿读未完,慈母心若结。
朝行课读书,暮行课读书。
孤儿业甫成,慈母年先徂。
衰亲无百龄,积雪不逾月。
所以人子心,常思事亲日。
感君与我孤露同,六岁七岁称孤童。
贫家无师读不得,卒业皆在纱帷中。
虽然我与君稍异,忧患馀生复难记。
五雅三苍业纵同,经旬九食谈何易。
白云前头一曲溪,昔者我友曾分题。
长檠无光短檠继,持较此卷殊依稀。
我家茅三层,君家竹千个。
我家屋比君家破,雪朵尽从头上堕。
君家门向左,我家门向右。
我家雪比君家厚,彻夜有光飞瓮牖。
可怜迟暮犹耽读,只惜春晖杳难续。
每值穷冬风雪辰,摊书时向茅檐哭。
吁嗟乎,今年之雪非去年,今日之景非从前。
安得衰亲常存雪不化,儿宁读书终老茅檐下。
法祭酒雪窗课读图
堂中一寸书,门外三尺雪。
孤儿读未完,慈母心若结。
朝行课读书,暮行课读书。
孤儿业甫成,慈母年先徂。
衰亲无百龄,积雪不逾月。
所以人子心,常思事亲日。
注释:堂中摆放着一尺长的书,门外铺满了三尺厚的雪。孤儿还在继续读着书,而慈母的心却因为担忧而变得紧张。每天早晨和晚上,他们都会一起学习,希望孤儿能够早日完成学业,而慈母的年龄却已经先于他而老去。即使他们的亲人已经去世很久,但积雪仍然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因此,作为儿子的人心中总是想着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多享受一些快乐的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孝道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父母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诗中的“孤儿读未完,慈母心若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读书时,母亲在一旁默默关注的情景,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而“朝行课读书,暮行课读书”则反映了孩子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依然坚持读书的决心和毅力。这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