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新安塘,未扺垄首界。
岭树千重复万重,惊看白道悬天外。
计程七里行半时,我意尚觉来何迟。
回头忽惊飞鸟堕,隔却白云穿不过。

【解析】

  1. 过新安塘未三里见绝顶一关高出鸟道即陇首关也——在经过新安塘时,没有到达三里就看到了山顶的一道关。2. 岭树千重复万重,惊看白道悬天外——山上树木层层叠叠,十分茂密;抬头仰望,只见一条白亮亮的路从山巅伸向天空。3. 计程七里行半时,我意尚觉来何迟——估计走了七天路程,走了一半时,我还觉得来得太慢。4. 回头忽惊飞鸟堕,隔却白云穿不过——回头看时,突然惊起一只飞鸟掉到地上,隔着白云好像连它都穿不过去一样。5.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登山观景的感受,全诗以“登”字贯穿,先写“登”,然后写“望”,再写“想”,最后才写到“行”。前四句写“登”,是实写。后二句写“望”,是想象。“计程七里行半时,我意尚觉来何迟”两句写“想”,是虚写。末两句是实中有虚,以实衬虚,突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译文:
    刚刚登上新安塘,还没到达山顶,就看到了山顶上的一道关口。山上树木重重重叠,茂密无比,抬头看,只见一条白亮亮的路从山巅伸向天空。估计走了七天路程,走了半天的时候,我还觉得来得太慢。回头看时,突然惊起一只飞鸟掉到地上,隔着白云好像连它都穿不过去一样。
    赏析:
    本诗描写登山观景的感受和体会。诗人在登山的过程中,由“登”而“望”,“望”而生“想”,最后才写到“行”。“记登新安之巅”是实写,“遥望陇首之巅”是想象,“忆行至陇首之巅”是虚写。前四句写“登”,是实写。后二句写“望”,是想象。“计程七里行半时,我意尚觉来何迟”,写“想”,是虚写。末两句是实中有虚,以实衬虚,突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