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迫迟草,无复少壮时。
落叶既辞树,终难上故枝。
今年故枝衰,明岁新枝好。
亦如人代谢,子老孙复抱。
明年春异今年春,老人衰迟喜抱孙。
花开千回落千遍,孙复抱孙吾不见。
【注释】
- 年已迫迟草:岁月已逼近暮年。迫迟,接近、逼近。
- 明岁新枝好:来年的树枝将更加繁茂。
- 子老孙复抱:孙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能抱孙子了。
- 明年春异今年春:来年的春天与今年的春天不一样。
- 花开千回落千遍:花儿开一千次落一千次。
- 孙复抱孙吾不见(wújiàn):孙子又抱着孙子,我看不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看到落叶飘落时有感而发,抒发自己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后辈的关爱之情。
第一句“年已迫迟草”,意味着时光飞逝,人已步入老年。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近黄昏,无法再像少壮时期那样充满活力。
第二句“无复少壮时”,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年龄已经到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的阶段。
第三、四句“落叶既辞树,终难上故枝”和“今年故枝衰,明岁新枝好”,描绘了落叶从树上脱落,最终只能回到大地,而新的树枝将在来年茁壮成长。这里通过落叶和树枝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逝去、生命即将结束的感慨。
第五、六句“亦如人代谢,子老孙复抱”和“明年春异今年春,老人衰迟喜抱孙”,则是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他认为就像自然界中万物都会经历新陈代谢一样,人生也有一个过程,即从年少到成年,再到老去。他希望子孙能够健康成长,而他能够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最后一句“花开千回落千遍,孙复抱孙吾不见”,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期望的寄托。他认为花开千次落下千次,但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它继续绽放;而孙儿长大后又会抱着孙子,但他却无法见到这一幕。这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落叶、树枝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后辈的关爱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