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转绿天光青,松梢尽处明一星。
星光忽随白露零,倒射北斗光泠泠。
星光堕后山光暝,竹屋居然覆渔艇。
三更向尽吹晓笳,海上已复生红霞。
注释:
月波台夜坐
月色转绿天光青,松梢尽处明一星。
星光忽随白露零,倒射北斗光泠泠。
星光堕后山光暝,竹屋居然覆渔艇。
三更向尽吹晓笳,海上已复生红霞。
译文:
月色变绿,天空变得清澈,松树梢头有一颗星星闪烁。
星光突然在清晨的露水落下时闪烁,像北斗星一样明亮。
星光消失后,山间的景色昏暗,竹林小屋仿佛是渔船的覆盖物。
深夜时分,三更过后,吹起晨风号角,海上已经升起了红色的朝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夜山寺景色的诗。首句“月色转绿天光青”,写出了月夜下,月光映照着绿色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松梢尽处明一星,星光忽随白露零”,描绘了月光下,松树梢头有一星星闪耀,而当星光与清晨的露水相碰撞时,星光便开始闪烁。这里的“白露”和“星星”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诗人又通过“倒射北斗光泠泠”这一细节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星光堕后山光暝,竹屋居然覆渔艇”,这两句诗描绘了在星光消失后,山间的景色变得昏暗,而竹林中的小屋却像是渔船的覆盖物一样。这里的“居然”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象的惊讶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三更向尽吹晓笳,海上已复生红霞”。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已经到了深夜,但仍然吹起了早晨的号角声。同时,海上已经泛起了红色的朝霞。这里的“晓笳”和“红霞”相互映衬,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下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