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竹绿半村,十竹绿一巷。
人从巷口立,时与竹竿撞。
海上螮蝀来,馀光半轩绛。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观点和艺术手法。答题时首先明确本题考查要点是“赏析诗句”。然后分析每句诗句的含义,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诗句表达的感情分析其作用即可。

(1)

“百竹绿半村”,诗人描绘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覆盖着村落的景象。“百”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竹子的茂盛,“绿”字点明了竹子的颜色,“村”字表明这是村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十竹绿一巷”,诗人写竹林的茂密,也表现了小巷的幽深。“十”字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竹子的茂密,“一”字表明这是小巷,表达了诗人对小巷的喜爱之情。

(3)

“人从巷口立,时与竹竿撞”诗人通过人与竹竿相互碰撞这一动作,表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4)

“海上螮蝀来,馀光半轩绛”,诗人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海比作螮蝀,生动地描绘出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海上”“余光”等字眼突出了大海的壮阔气势,表达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一百棵竹子覆盖了半村子,十颗竹子覆盖了半条街。人们在巷口站立,有时被竹子撞击。海上波涛汹涌而来,余光照亮半边的轩廊。

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诗人以“百”“十”二字形容竹子生长茂盛之状;“绿”字则点明环境之清幽,渲染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氛围。

颔联两句抒情:诗人通过人与竹竿相互碰撞这一动作,表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颈联两句写景:“海上”二字将大海比作螮蝀,生动地描绘出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馀光”一词突出了大海的壮阔气势。

尾联两句抒情:诗人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海比喻为螮蝀,生动地描绘出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