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居一何高,高出云百丈。
楼前芳草地,一片绿如掌。
携灯坐深宵,空此一一想。
竹梢穿入牖,坐久不获仰。
破晓山鹊鸣,官蛙始停响。
【注释】
楼居一何高:山楼居处多么高。
高出云百丈:比云端还高出了一百丈。
楼前芳草地,一片绿如掌:楼前的芳草园,一片绿得就像手掌一般。
携灯坐深宵:手持油灯,在深夜里坐着。
空此一一想:只有如此种种思绪。
竹梢穿入牖,坐久不获仰:竹梢从窗户里穿过去,坐在那里久久仰望不到天边。
破晓山鹊鸣,官蛙始停响:清晨的山鸟叫了,官家的青蛙才停止鸣叫。
【译文】
山楼很高,比云层还高出了一百丈。
山楼前芳草茂盛,一片绿得就像手掌一样。
夜里持灯独坐,心中只是种种思绪不断。
竹梢穿窗而过,坐久仰望也望不到天边。
清晨的山鸟叫了,官家池塘中的青蛙方才停下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山中楼居夜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楼居一何高”,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山中楼居之高远。次句“高出云百丈”进一步渲染其高耸入云,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楼前芳草地,一片绿如掌。”这两句写楼前草坪,一片郁郁葱葱、繁茂异常,绿得无边无际。“一片”一词,极言草坪之宽阔。
“携灯坐深宵,空此一一想。”诗人点出夜已深沉,独自凭栏,遥想人生苦短,不禁感慨万千。“一一想”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又流露出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
后四句描绘了黎明时山居的景象:“竹梢穿入牖,坐久不获仰。”诗人伫立窗前良久,只见竹影摇曳,透过窗户直抵天庭,而自己却无法抬头眺望,只能凝神屏息,任凭竹梢在窗外舞动。
“破晓山鹊鸣,官蛙始停响。”随着天色渐明,山间鸟儿开始欢唱,远处传来阵阵蛙鸣,似乎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全诗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