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三面花光显,分半红深半红浅。
蒙蒙三日春雨丝,浸得鹁鸪巢半偃。
沿阶细草三两丛,草心更比花心红。
一双燕子乍前却,似怨帘角西南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此诗为宋人杨万里的《泊杨家港》。“小楼三面花光显,分半红深半浅。蒙蒙三日春雨丝,浸得鹁鸪巢半偃。”这是描写春光和雨景。诗人在小楼观赏着美丽的春景,但见“小楼三面花光显”,说明小楼周围是一片花光;而“分半红深半浅”则描绘出春色之浓淡不一,色彩之美,形象生动。“蒙蒙三日春雨丝,浸得鹁鸪巢半偃。”“蒙蒙”指春雨细细密密的样子,“三月”指春天的三个月。“鹁鸪”“巢”,都是春天的意象。春雨连绵不断,春雨如丝,春雨淅沥,春雨绵密,春雨绵绵,春雨纷纷。春雨淋湿了小鸟的窝,鸟儿无处安身,只好将鸟巢歪斜地支起。“沿阶细草三两丛,草心更比花心红。”这是进一步描写春景。“草心更比花心红”,这句写春色。“草心更比花心红”,“红”是颜色词,“花心”、“草心”是花和草的比喻,“更”表示程度加深,突出了春天里花草的颜色鲜艳,生机勃勃。“一双燕子乍前却,似怨帘角西南风。”这是描写燕子的动作和心理。“一对燕子乍前又退后,好像埋怨着帘角上的南风。”诗人以燕子的飞动来衬托春风的力量,写出了燕子的娇弱与无奈。
【答案】
译文:
小楼三面有盛开的花儿,一半是深红的,一半是浅红的。绵绵春雨三天不歇,把小楼上的鹁鸪窝都打湿了。
顺着台阶生长着几根嫩草,那草叶中间的红色更深一些。一对燕子刚刚飞近又飞远,好像是埋怨着窗帘角上的西南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游览江阴时写的一首七律。全诗四句二十八个字,写得细腻入妙,清新自然。
首联两句写春景。诗人登上小楼,只见楼四周花朵繁茂,姹紫嫣红,十分艳丽。诗人用一个“显”字来形容,表现了花的明丽、灿烂,同时“分半红深半浅”既写出了花的颜色的深浅不一,也表现出诗人观察入微、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蒙蒙三日春雨丝”,春雨绵绵,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滋润。春雨中的景色更是美丽动人,诗人用两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雨水给小楼带来的滋润,同时使小楼周围的环境变得朦胧迷蒙,给人一种朦胧美,同时也暗示出春天的来临。
颔联两句写燕子。诗人从楼下看上楼来,发现檐下有几株小草。这些小草在春雨中长出了新芽,显得生机勃勃,而且颜色较原来更加鲜艳。诗人用“更”字强调了小草的颜色比花心还要鲜红。诗人还注意到了燕子的动态,燕子刚刚飞近又飞远。诗人看到燕子飞向远方的背影,不由得产生了疑问,难道它们会怪怨什么吗?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燕子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从而表现出燕子对春风的依恋之情。
尾联两句写燕子。诗人从楼上看下来,发现檐下的一对燕子。这对燕子刚飞近,又飞远,仿佛是抱怨着什么一样。诗人将燕子的飞翔动作和自己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表现了自己对燕子的喜爱以及被春天所感动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