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既望雨,久雨亦望晴。
街泥滑如油,携屐忽远行。
一楼入虚无,三面柏作屏。
沿阶石狻猊,色带苔藓青。
中藏全真庐,翛然诵黄庭。
远挈开士来,劳此道侣迎。
清谈忽移时,天色又已冥。
仙人既飞空,梅蕊亦不馨。
朔风擘衣裘,难臻舣舟亭。
惟应栴檀香,归涂访天宁。
注释
- 二十五日雨中同三上人至红梅阁探梅小憩: 这首诗的标题是“二十五日雨中同三上人至红梅阁探梅小憩”,其中“二十三日”可能是笔误,因为通常不会在日期前加上“二十五”。诗中提到“红梅阁”,这可能是作者的居住地或是他经常去的地方。
- 久晴既望雨,久雨亦望晴: “久晴既望雨,久雨亦望晴”表达了一种对天气无常的感慨。晴朗的日子希望下雨,而阴雨的日子又盼望晴天,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无奈和期待。
- 街泥滑如油,携屐忽远行: 描述了一个场景,街上的泥泞滑得像油一样,让人不得不拖着鞋子行走。这里的“携屐”指的是穿着木屐走路,是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
- 一楼入虚无,三面柏作屏: 这里可能是指一座建筑物,从内部看,似乎进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空间,四周被柏树围绕。这种描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沿阶石狻猊,色带苔藓青: “石狻猊”是一种古代的石雕艺术品,形状像狮子但带有龙的形象。这里描述的是台阶上的石狻猊,颜色呈现出苔藓的颜色。
- 中藏全真庐,翛然诵黄庭: 描述了一处隐藏的住所,里面住着全真道的道士,他们在那里悠闲地朗诵《黄庭经》。
- 远挈开士来,劳此道侣迎: “远挈开士来”可能是指远方来的道士或修行者。这里的“开士”是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
- 清谈忽移时,天色又已冥: 这里描述了与道士交流时的清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然后天色开始变暗,意味着天黑了。
- 仙人既飞空,梅蕊亦不馨: “仙人”可能指的是道士或者有仙风道骨的人。这里提到仙人已经飞升,那么梅花也就失去了它的香气。
- 朔风擘衣裘,难臻舣舟亭: “朔风”指的是北方的冷风,“擘衣裘”是指将衣服撕裂以御寒。这两句描述了寒冷的环境中,难以抵达停船的小亭。
- 惟应栴檀香,归涂访天宁: “栴檀香”是一种香料,常用于佛教仪式中。最后一句“归涂访天宁”意味着在返回的路上,去寻找一个叫做“天宁”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与三位僧人一同探访红梅阁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楼入虚无”、“石狻猊”以及“天宁”,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天气、人物、地点的描写,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