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画马如画鹤,仙骨棱棱难捉摸,不识人间有骂络。
唐生画马如画人,霞采奕奕光瞳神,气轶天半心难驯。
唐生本是神仙谪,画马亦与龙麟匹。
眼空千里万里程,一点飞从草头黑。
蹄高四尺尾径尺,全力都从尾间出。
头肩背腹鬉胫膝,大气回环如一笔。
蛮靴乌帽衫落拓,此客我疑孙伯乐,不然何以神采飞腾气磅礡。
我曾行经大宛兼乌孙,枕戈万里求绝尘。
生还岂意复相值,雪夜对此开芳樽。
六如画品陶山诗,落笔往往饶精思。
前生不是赵承旨,或者即为李伯时。
君不见旄头星尚照巴蜀,眼急捷书来不速。
十万骅骝竞驰逐,饥火烧心尾毛秃。
何如此马真有福,飞行限以尺一幅,低首且食太仓粟。
消寒第七集唐明府仲冕招集吴县仓廨观唐六如画马
唐生画马如画鹤,仙骨棱棱难捉摸,不识人间有骂络。
唐生画马如画人,霞采奕奕光瞳神,气轶天半心难驯。
唐生本是神仙谪,画马亦与龙麟匹。
眼空千里万里程,一点飞从草头黑。
蹄高四尺尾径尺,全力都从尾间出。
头肩背腹鬉胫膝,大气回环如一笔。
蛮靴乌帽衫落拓,此客我疑孙伯乐,不然何以神采飞腾气磅礡。
我曾行经大宛兼乌孙,枕戈万里求绝尘。
生还岂意复相值,雪夜对此开芳樽。
六如画品陶山诗,落笔往往饶精思。
前生不是赵承旨,或者即为李伯时。
君不见旄头星尚照巴蜀,眼急捷书来不速。
十万骅骝竞驰逐,饥火烧心尾毛秃。
何如此马真有福,飞行限以尺一幅,低首且食太仓粟。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唐明府的画马所写的一首题诗。诗人通过描绘唐六如的画马作品,表达了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和对友谊的珍视。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唐六如的画马技艺,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译文:
唐生画的马就像画的鹤一样,仙风道骨,难以捉摸。他的画作中,看不到人间烟火,仿佛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的境界。他的画马技巧精湛,色彩斑斓,眼神炯炯有神,给人一种超越天际的感觉。他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匹能飞翔的马,与龙、麟等神兽相提并论。在画马时,他的眼光可以穿透千里之遥,看到远方的景象;他的笔力可以穿透纸墨,留下深深的痕迹。他的画马作品,无论是头、肩、背、腹、鬉、胫、膝等部位,都如同一笔一划般地展现出来,大气磅礴,如同大自然的杰作。他的画鞋、墨帽和衣衫都是朴素而自由的,让人不禁怀疑他的身份,是否是一位神仙下凡。我曾经走过大宛和乌孙,枕戈待旦,只为追求那一丝的超尘脱俗。现在我回来后再次遇到他,在雪夜中举杯畅饮,欣赏他的画马作品。他的画品如同陶山的诗句一样,每一笔都充满智慧和深思。他的前世可能是赵承旨,或许就是李伯时这样的大师。你难道没有看到旄头星仍然照亮着巴蜀大地吗?他的眼睛焦急地等待捷报的到来,就像饥饿的马匹急切地等待着食物一样。这匹马真是幸运啊,它只需要一尺宽的空间就能自由飞翔,低头进食太仓的谷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唐明府的画马所写的一首题诗。诗中通过对唐六如画作的描绘,赞颂了他的画马技艺。诗人通过描绘唐六如的画马作品,表达了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和对友谊的珍视。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唐六如的画马技艺,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