蹂函秦,躏京洛,贼不敢入王官谷。
诗人一例悲沧桑,司空表圣韩致光。

【注释】

蹂:践踏。函秦:即长安,今西安。京洛:指洛阳,古都名。王官谷,在陕西商州,因谷中有王官台而得名。司空表圣,即司空图,唐朝文学家。韩致光,即韩愈,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赏析】

《王官谷》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当时,唐王朝正面临着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朝廷内部又发生了宦官和藩镇联合起来排挤、打击忠臣的现象,使得忠臣们十分悲愤。韩愈作为当时的谏官,曾上疏力谏皇帝,要求重用人才,加强中央集权,但遭到贬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首句“蹂函秦”,写吐蕃军队践踏长安城的情景。“函秦”,指长安,今西安。长安是唐朝的陪都,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这里地势重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政治中心。吐蕃军队进犯长安后,长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作者对此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第二句“躏京洛”,“洛”指洛阳,古都名,为东周、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建都之所。这两句写吐蕃军队所到之处,长安和洛阳都遭受了蹂躏。“贼”指吐蕃军队。“不敢入”,说明长安和洛阳虽然受到破坏,但仍有一定的抵抗力量。

第三四句“诗人一例悲沧桑”,“诗人”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一例”,指同遭灾难。“悲沧桑”,即悲叹国运兴衰。这句的意思是说,杜甫和其他有才华的诗人一样,对时局的变化感到悲哀。“司空表圣”,是指司空图,唐代文学家,曾任左拾遗。“韩致光”,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曾任刑部侍郎。“致光”意为“传扬”,这里指他们的文章流传至今。这两句意思是说,杜甫和其他有才华的诗人一样,都在感叹国家的兴亡盛衰。

最后一句“诗人一例悲沧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们都是同样地感到悲伤和感慨。这里的“例”,是同的意思。“悲沧桑”,即悲叹国家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杜甫和其他有才华的诗人,都是在感叹国家的兴衰盛衰。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和洛阳被蹂躏的情景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等人文章传扬至今的敬意和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