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煜,蜀孟昶。
可惜覆国迟,不作降王长。
【注释】:
降王长——唐李煜,蜀孟昶。意为:唐朝李煜,后蜀孟昶(音fáng)。
可惜覆国迟,不作降王长——可惜国家覆灭得晚,没有成为投降的藩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明题意,指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二、三两句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早些归降,就不会有国家的覆灭;最后一句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慨叹。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
唐李煜,蜀孟昶。
可惜覆国迟,不作降王长。
【注释】:
降王长——唐李煜,蜀孟昶。意为:唐朝李煜,后蜀孟昶(音fáng)。
可惜覆国迟,不作降王长——可惜国家覆灭得晚,没有成为投降的藩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明题意,指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二、三两句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早些归降,就不会有国家的覆灭;最后一句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慨叹。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注释】 1. 泪洗面:指泪水沾湿了面容。 2. 秦淮:指秦淮河,在今江苏南京市。 3. 汴:指汴河,即汴水,在今河南开封市。 4. 朝辞秦淮暮入汴:早上离开秦淮,晚上进入汴州(即汴京)。 5. 旦夕:早晨和傍晚,泛指早晚。 6. 叔实:指张叔玉,唐末诗人张志和之子,字叔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离别而流泪不止的悲苦之情。全诗意境凄婉,情感深沉
【注释】 去逼:退位。 铸错字:指书法艺术中,由于字形笔画不规范,导致书写错误而成为错别字。 【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作者以四十三县铁难铸一错字为喻,形象地揭示了社会风气败坏、人们道德沦丧的现状。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生动性和表现力
注释: 读典坟:学习《典》《坟》这两部经典著作。典,指《礼记》;坟,指《左传》。 生明时,生:活着;明:明智、有智慧;时:时代。指活在一个明智的时代。 读《典》《坟》,读:学习;《典》《坟》,指《礼记》和《左传》,是儒家经典著作。 不然咏作何等人,咏:吟咏,歌颂;作:作为;何等人:什么样的人。指如果不学习《典》《坟》,吟咏歌颂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注释】 蹂:践踏。函秦:即长安,今西安。京洛:指洛阳,古都名。王官谷,在陕西商州,因谷中有王官台而得名。司空表圣,即司空图,唐朝文学家。韩致光,即韩愈,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赏析】 《王官谷》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当时,唐王朝正面临着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朝廷内部又发生了宦官和藩镇联合起来排挤、打击忠臣的现象,使得忠臣们十分悲愤。韩愈作为当时的谏官
长乐老 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 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注释: 五代十数君: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十数君即十个朝代的君主。 无一臻寿考:没有一个能活到长寿。 九朝历事只一人:指从后梁开始,到后周共经历了九个朝代,但只有一个人(李存勖)做过皇帝。 死同宣圣年:死后与孔子同年,孔子去世的时候是公元前479年,李存勖去世时是公元926年,所以和孔子同年。
【注释】 豹留皮:豹子被剥掉皮,其肉尚能保存。比喻人虽然死了,但名声犹存。 王太师:指唐代宗室王锷。 王凝妻:即王凝妻,是王凝的妾。 断头女:指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之妾杨氏,因与儿子通奸,为李林甫所杀。 千载英英有生气:意谓在千载之后仍有英杰之气(气节)。英英:英才。生气: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妻杨氏的事迹。诗人用“豹留皮”比喻李林甫死后,其名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