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十六国,大半起西北。
唐余十国帝复王,十九皆起东南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
“典午”即西晋,“十六国”是指从公元304年至439年,中国历史上分裂混战时期。“大半起西北”、“唐余十国帝复王”指的是十六国时期,大部分是起于西北地区,而唐朝遗留下来的十个小国又都兴起在南方的东南地区。“唐余十国帝复王”一句中的“唐余”指唐朝的遗存,也就是唐朝的残余政权,“十国帝”指唐朝灭亡后形成的十个割据政权。“十九皆起东南”指这十个小国都兴起在南方的东南地区,这里用“十国帝王”来概括说明。
(2)
“十国纪”指十国的历史,“纪”就是记,记载的意思。此诗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感慨之情。
【答案】
译文:西晋灭亡后,北方十六国时期,绝大部分是在西北地区兴起的。而唐朝遗留下来的十个小国又都兴起在南方的东南地区。
注释:
①典午:西晋;十六国:指从公元304年至439年,中国历史上分裂混战时期,也叫“五胡乱华”;大半起西北:指十六国时期,绝大部分是在西北地区兴起的。②唐余:指唐朝的残余政权,也就是唐朝灭亡后形成的十个割据政权。③十国帝:指唐朝灭亡后形成的十个割据政权。④十国帝王:指这十个小国都兴起在南方的东南地区。⑤纪:记,记载的意思。⑥沧桑:世事变化很大或经历许多朝代的兴衰。⑦感慨:有所感触。⑧沧桑感慨:指对历史的沧桑和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