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子,作皇帝,裹儿亦欲缘此例。
君不见,太平安乐递擅朝,此时皇后躬南郊。

【注释】

阿:指皇后的尊称。

阿母子,阿氏之子,即太子;作皇帝,指太子将要登基为帝;裹儿亦欲缘此例:裹儿,指唐高宗李治,是武则天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后来成为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等多位帝王之父。缘此例:指按先例,即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

君不见,太平安乐递擅朝:君不见,意为“可见”或“可叹”;太平安乐,指国家安定繁荣;递:接连,依次;擅朝,指独揽大权。

此时皇后躬南郊:此时,指唐高宗时期;皇后躬南郊,指武后亲自到南郊祭天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中借歌颂武则天的功绩,来讽刺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对母亲的过度孝敬,实际上是对他们的纵容和宠溺的批评。

首句“阿母子”,点题,指出诗中所咏的对象是武则天及其儿子李治。次句“作皇帝”,承上启下,既点明武则天的儿子将要登极做皇帝,又说明她当了皇帝以后仍要干预政治,继续行使皇权。第三句“裹儿亦欲缘此例”,紧接第二句而来,说武则天的儿子李治也想要效法她当年的做法,即在母亲临朝称制的情况下,自己也来垂帘听政。这一句既表明李治的野心,又是全篇议论的出发点。第四句“君不见”,表示议论开始,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太平安乐递擅朝”,“太平”二字,既是对唐高宗时期的概括评价,同时也是对武则天的褒扬之词。“安乐”,则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描述,它表明国家虽然安定繁荣,但是政权却掌握在武则天手里。最后一句“此时皇后躬南郊”,承上句而来,写武则天亲自到南郊祭天地的盛事,以此来衬托她当政时的威势和影响。这两句是对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的批评,他们虽然表面上对母亲十分孝敬,实际上却是对母亲的纵容和宠爱。而武则天则是用这种孝道来维护自己的皇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