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蒿,一旬高一尺。
回身视根株,知君不能直。
墙上蒿,三春独绵延。
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
墙上蒿,结根当白日。
宁待霜与霰,节枯由触热。
墙上蒿,乃界东西邻。
成阴苦无多,两处欲市恩。

【注释】

墙上蒿:即“蓬草”

一旬高一尺:一月增高一尺

回身视根株:回头看看它的根和茎

知君不能直:知道你的茎不能直立,无法向上生长

三春独绵延:在春天三月只有它独自蔓延生长

若非年命促:如果不是由于年岁不饶人

那不愁刺天:那就不用担心会刺到天了

结根当白日:它的根结在地面上

宁待霜与霰:宁可等到秋霜和春雪

节枯由触热:它的枝干枯死后因为受到阳光的照射而变黑

乃界东西邻:这墙两边是邻居家的院落

成阴苦无多:只能形成一片树荫,但很少

两处欲市恩:想要得到别人的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墙角的蓬草为题,写其长势之速、生命力强。诗人抓住蓬草的生长特点,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了蓬草的茂盛生长,表达了诗人对蓬草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此诗语言浅白,却富有情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首句“墙上蒿,一旬高一尺”,点明时间,说明墙角蓬草长得十分迅速。“一旬高一尺”用夸张手法,极言蓬草生长之速。接着,诗人又写蓬草回头望自己的根和茎,发现它们不能直立,只能向地面弯曲,从而知道蓬草生命力之强。

第二句“回身视根株,知君不能直”,写蓬草回首望根部,发现它已无法向上生长。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蓬草生长速度之快,又表现了蓬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四句“墙上蒿,三春独绵延”,“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写蓬草在春天三月只有它独自蔓延生长。这里运用拟人和设问修辞手法,表现了蓬草生命力之强。“那不愁刺天?”一句,更表现出诗人对蓬草旺盛生命力的赞叹之情。

五六两句“墙上蒿,结根当白日。宁待霜与霰,节枯由触热。”写蓬草结根在地下,不怕霜冻和冰雹,即使枝干枯死,也是因为受阳光照射才变黑的。

最后两句“墙上蒿,乃界东西邻。成阴苦无多,两处欲市恩。”写墙角蓬草虽能遮阴,但数量不多;它只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恩惠而不是贪图别人给它好处。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把蓬草人格化,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蓬草丛。诗人通过对蓬草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蓬草旺盛生命力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