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千百种,种种出池沼。
深知造化心,无名尔偏好。
一与春风缘,还应作小草。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四 池草
【注释】离离:众多貌。百般:指各种花卉、树木等。种种:多种多样。池沼,池塘。造化心,指大自然的创造能力。名尔,即“无名”之误,这里指没有名字的花草。小草,喻人。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池中草木的喜爱。前两句写池中草木之多且美,后两句赞美其无花有草,无草有花,以及其自然天成之趣。全诗用词朴实无华,语言优美流畅。
离离千百种,种种出池沼。
深知造化心,无名尔偏好。
一与春风缘,还应作小草。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四 池草
【注释】离离:众多貌。百般:指各种花卉、树木等。种种:多种多样。池沼,池塘。造化心,指大自然的创造能力。名尔,即“无名”之误,这里指没有名字的花草。小草,喻人。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池中草木的喜爱。前两句写池中草木之多且美,后两句赞美其无花有草,无草有花,以及其自然天成之趣。全诗用词朴实无华,语言优美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注释】 墙上蒿:即“蓬草” 一旬高一尺:一月增高一尺 回身视根株:回头看看它的根和茎 知君不能直:知道你的茎不能直立,无法向上生长 三春独绵延:在春天三月只有它独自蔓延生长 若非年命促:如果不是由于年岁不饶人 那不愁刺天:那就不用担心会刺到天了 结根当白日:它的根结在地面上 宁待霜与霰:宁可等到秋霜和春雪 节枯由触热:它的枝干枯死后因为受到阳光的照射而变黑 乃界东西邻:这墙两边是邻居家的院落
【注释】 当涂:今安徽巢湖市。道中:旅途中。 稍稍:渐渐,轻微地。 转春气:开始出现春天的天气。 东至:东边到达的地方。 微腻:稍微有些湿润。 后时:指后来,之后。 真意:真诚的心意。 所居异乡国:所居住的地方与家乡不同。 风土异:风俗人情不同。 物力:物产资源,指农业生产。 麦成穗:小麦成熟,结出穗子。 【赏析】 这是诗人在旅途中写的两首诗。第一首是写途中见景,第二首是写归心似箭。
当涂道中二首 其二 日出庐井喧,流光照虚晨。 山田极柔桑,尚有无衣人。 孩提率牵袂,苦语出性真。 我哀道旁辞,感激为重陈。 造物息百年,未补一日贫。 惨舒各殊抱,何以归真醇。 桑榆苟堪耕,此辈非游民。 注释:在当涂道中时,看见太阳从庐井升起,照在清晨的田野上,流光溢彩,美丽极了。山田里种满了桑树,但那些没有衣服的人还在受苦。小时候,我经常牵着母亲的手,听着她的教诲,虽然辛苦却充满真诚
【注释】太平使院:指唐代的中书省、门下省。分赋园中草木,即指唐玄宗在长安城西大明宫的兴庆宫种植花草树木,让群臣来赏。荠菜:一种野菜。荠(qì),荠菜的别名。食荠味苦酸:形容荠菜味道很苦。食藿(huò)饥苦并:意思是说,吃藿香也感到饥饿和痛苦。藿香,是古代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当菜吃,有驱风解热的功效。青青一畦菜,味与萝卜永。青青,形容词,形容菜的颜色青绿;一畦,一片菜田;萝卜,是一种根茎类蔬菜。永
【注释】太平使院:官署名,唐置。分赋园中草木四首:指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竹喧山客添诗情,敢草堂前送酒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赏析】这首诗写在春天里听到爆竹声而想到松、竹也受到惊吓,纷纷拔节上移,以致枝柯之上布满斑斑点点的绿意。最后告诫人们要及早离开这里,以免遭受不测之祸。此诗以竹喻人,寓意深刻。 春来爆竹声,灾及松与竹。 爆竹声声响起,连松树和竹子也被惊动。
【注释】: 古柏: 柏树,常绿乔木。古人认为柏树能辟邪,故多植于庭院。 不知: 不知道。 何年: 什么时候。 寻根不能到: 找不到树的根部,无法知道它有多少年了。 枝低: 枝条低垂。 鹘: 猛禽,如鹰、雕等。借: 借用,依附的意思。 心空: 心中空虚。 百虫闹: 各种虫子在树上鸣叫。 物性: 指草木的本性。 谋: 谋求,追求。 安居: 安定地生活。 催君路旁倒: 逼迫你道路旁边倒下。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