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诗句如下:
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译文:
我敬你一杯酒,如果你有灵性的话,我会抓住月亮,让它在水面上升起。
注释:
一杯:表示敬意,敬酒。酬:回报,报答。倘:如果,倘若。有灵:如果有灵性,有灵魂。捉月:抓住月亮。仍:仍然。从水中起:在水面上升起,这里指升起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饮酒和赏月的喜爱。整首诗充满了豪放之气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诗句如下:
一杯酬尔倘有灵,捉月仍从水中起。
译文:
我敬你一杯酒,如果你有灵性的话,我会抓住月亮,让它在水面上升起。
注释:
一杯:表示敬意,敬酒。酬:回报,报答。倘:如果,倘若。有灵:如果有灵性,有灵魂。捉月:抓住月亮。仍:仍然。从水中起:在水面上升起,这里指升起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饮酒和赏月的喜爱。整首诗充满了豪放之气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句释义: 1. 青山谒太白墓,骑鲸醉月不肯留,死后却葬青山头。 注释:这里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太白),他死后葬在了青山上。 2. 青山无人几千载,薜月松风苦相待。 注释:这里的“青山”是指李白的墓地,“薛月松风”则形容墓地的环境,岁月流逝中依旧等待着李白。 3. 我欲发语惊鸿蒙,诗成还输白也工。 注释
【注释】 杂诗其一首:即《杂诗》,共五十六首,这是其一。 黄云如车轮,吹堕郭北门:黄色的云彩好像车轮一样,被风吹落到城外的北门。 霜蹄与短毂,碾作十丈尘:白色的马蹄和黑色的马车轮子相撞,扬起了漫天尘土。 莫遏东归心:不要让我的归乡之心受阻拦。 咫尺愿作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降一场及时雨。 作霖会相保,栖汝在弱草:如果能下雨的话,我们就能相互保护,你将在我的庇护下安家落户。 【赏析】
杂诗其二 浮萍从东流,桃梗从西浮。两心苟不渝,终会大海头。 所苦对面间,有若万里修。爱君屋上乌,弹君林中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浮萍和桃梗的飘荡不定与坚定的爱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不变和追求永恒的决心。首句“浮萍从东流”,用浮萍随波逐流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的感情的漂泊不定;“桃梗从西浮”,则以桃梗随风向西漂浮的形象,暗示着爱情的执着与坚韧。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绘
【诗句释义】 铜铺(指铜制的灯具)映着月亮不让它流走,早上的星光对着窗户像凝视一样。此时灯光比纸还薄,金鸭炉中的瑞烟已经消失。东家西家的蝴蝶在飞舞,孤客夜晚长听到落叶声。何时能反影映入潭底,唤醒沉睡的龙吟起大海波涛。 【译文】 铜盏反射月光不让其流淌,清晨星星对窗如目光凝望。此时灯影薄得像纸片,金鸭炉中香气已断无存。东家西家飘动彩蝶翩翩飞舞,独处之人夜久只闻落叶声声。何时才能倒影入潭中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 其五 贾谊上书图 洛阳少年真可喜,长沙上书思治安。 致君尧舜固盛事,不问宰相皆材官。 霸陵思治让复再,德薄何能四三代。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是清代诗人洪亮吉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贾谊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诗的开篇“洛阳少年真可喜,长沙上书思治安”,描绘了一位洛阳少年的志向与抱负,他渴望为国家治理带来安定
``` 挈壶失官晦朔忙,闰位不复归明堂。 专家历象弃灰烬,日角月齿凭荒唐。 译文: 张苍治理历法图 手持壶勺失去官职,晦朔之交忙碌不停。 闰位不再归于明堂,专家放弃历象的旧日灰尘。 天干地支日角月齿,荒诞不经难以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挈壶失官晦朔忙”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张苍在治理历法时的忙碌和辛苦。接着,诗人用“专家历象弃灰烬,日角月齿凭荒唐”两句诗,表达了对张苍放弃历象的讽刺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