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纵已归,犹念未归客。
今宵路岐梦,分道向南北。
逐客纵已归,犹念未归客。
今宵路岐梦,分道向南北。
注释:被贬谪的人即使已经返回,仍然思念着那些没有回来的人。今天晚上我在梦中又见到了他们,分别走向南方和北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途中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表达了他对故国、亲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客纵已归,犹念未归客。
今宵路岐梦,分道向南北。
逐客纵已归,犹念未归客。
今宵路岐梦,分道向南北。
注释:被贬谪的人即使已经返回,仍然思念着那些没有回来的人。今天晚上我在梦中又见到了他们,分别走向南方和北方。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途中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表达了他对故国、亲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度赤金峡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 冥蒙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 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 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 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 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注释: 1. 兹山:指赤金峡的山。 2. 石石:形容山石的质地坚硬。 3. 冥蒙:昏暗模糊的样子
【译文】: 二十九日从古城出发,伊江阿大令和阮曙骑马相送至水磨合茶,然后分别。 走出城门听见泉水声,走到合又有几里路。 四周围山冈,云彩向水中涌起。 蒙蒙的水面上漂浮的浮萍藻草绿,水鸟在水中洗澡没有停止。 水流曲折的地方发出声音,惊飞的鸟飞出潭底。 人们种植的沙果树好极了,全都落入北窗中。 只有两层板的屋,高高地矗立在远处。 殷勤地为客人送行,门外还剩几匹马。 挥马不停前行,树林长得又长又宽。
【诗句释义】 峰峦南北途千曲,天半乱霞烘马足。 峰峦南北,道路曲折迂回;天空一半,乱霞映照在马的脚上。 山程九十到未迟,觅得山村最西屋。 山路蜿蜒曲折九百里,还未到目的地,就找到了最西边的小屋。 绿莎窗开波影摇,酒渴我尚餐山桃。 推开窗户,看到绿草丛中的水波荡漾,我口渴了,还喝着山里的桃子酒。 夜阑残月仅一线,紫燕白鸽争归巢。 夜晚已深,月亮只剩下一丝光线,而紫燕和白鸽争先恐后地飞回巢穴。
其一 下马步行出城,百步几次停脚。 长刀短后衣,不忍便抛弃。 注释: 1. 下马:放下马鞍。 2. 步出城:走出城门。 3. 百步:一里路,这里指很长的一段路。 4. 屡(lǚ):多次,屡次。 5. 驻脚:停下脚步。 6. 长刀:指随身携带的长剑。 7. 短后衣:指短袄。 8. 未忍:不忍心。 9. 即:就。 10. 抛却:抛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出城开始的行程,他下了马,步行出了城
【注释】 1. 瀚海亦已穷:瀚海,指沙漠。穷,尽。 2. 风沙东南驱:风,指风沙。驱,驱赶。 3. 侯门余数骑:侯门,指高高的城门。 4. 骏足植如木:骏,指骏马。植,立。 5. 风递管钥声:风,指风声。递,送。 6. 岩高忽然拓:岩,指山崖。拓,扩张。 7. 城垣金碧丽:城垣,指城墙。 8. 羌回分畛域:羌,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9. 中外此枢轴:中,这里指内部。外,这里指外部。 10.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作者在诗中展现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尤其要注意对诗词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如“磴”“胁息”等。 第1句:诗人登上南山的山顶,俯瞰巴里坤城。 第2句:下视巴里坤城之下是一片深谷。 第3句:陡峭的山崖上高耸着层层叠叠的敌楼,就像一排排锯齿直刺山腹。 第4句:晴天时飞雪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