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离音总不成,黔音差较楚音清。
诸生莫惯称天籁,好屈周颙学四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明嘉靖年间离开玉屏(今贵州铜仁)前往京城时,为刘教谕和陈训导等诸生送别而作的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和勉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晓发玉屏刘教谕嗣武陈训导秀升率诸生相送舆中口占六首示之 其五
【注释】:

  1. “晓发”:早晨出发。
  2. “玉屏”:地名,在今贵州省铜仁市。
  3. “刘教谕嗣武”:指刘教谕的嗣子。
  4. “陈训导秀升”:指陈训导的秀升。
  5. “诸生”:学生。
  6. “相送”:护送至车站或码头。

【译文】:
清晨出发到玉屏县去,刘教谕和他的儿子嗣武、陈训导和他的儿子秀升率领着所有的学生们,一路护送我到了车站。在这里我写下了六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慨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离别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晓发”表明了离别的时间是在清晨,而“相送”则展现了当时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提到了“黔音差较楚音清”,这句话可能是在比较不同地区方言的特点,暗示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对故乡口音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诸生莫惯称天籁”,这可能是指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然的声音,而作者则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美妙的声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学生们的关爱和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