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日午露初收,红叶疏林尚带秋。
岸势欲南冈自北,一条清颍向中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默写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情况,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判断。
【译文】
高高的山岭日午时分露水刚刚被晒干,红叶稀疏的树林仍然带着秋天的清寒。山势向南,堤岸向东,一条清澈的颍水在中流蜿蜒。
赏析:
首句写日中景色,高原上中午阳光照耀,大地热气蒸腾,白日炎炎,露水很快被太阳晒干了,这是实写。“露”字照应题目中的“颍水”,表明是颍水之景。第二句写秋末景色,树叶已落,红叶稀疏的树林还残留着秋天的清寒。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景,将“树”人格化,写出了树木凋零的景象。第三句话写山势南向、堤岸东向,一条清颍在中流蜿蜒。这里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答案】
①高原日午露初收(高原上的日光正盛,早晨的露珠已经干了)。②红叶疏林尚带秋(树上的叶子已经落下,但树林里仍留有秋天的气息)。③岸势欲南冈自北(河岸边地势向南弯曲,堤岸却从北边延伸出去)。④一条清颍向中流(一条清澈的颍水在中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