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证篇成汉学亡,六书训诂孰推详。
一编难与专门较,杜预春秋宁谷梁。

【注释】

圣证篇:即《圣证论》。

汉学:汉代经学的简称。

六书:指造字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训诂:即训诂学,研究古代汉语词汇意义的学问。

一编:一本。

专门:专精于某一方面。

杜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书的作者。

宁谷梁:《谷梁传》,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写。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诗,题目是读史六十四首 其二十九,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了汉代经学的盛行和衰落;后四句则通过比较杜预和谷梁二传的优劣,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圣证篇成汉学亡”,意思是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讨,《圣证论》终于写成,而汉代经学也因此而消亡。这里的“圣证”是指一种理论体系,而“汉学”则是汉代经学的代名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汉代经学衰落的感慨之情。

颔联“六书训诂孰推详”,意思是说,在六书中的训诂方面,谁能说得清楚呢?这里,作者是在用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当时学术研究的困惑和失望。六书是古人对汉字构成的基本分类,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方法。训诂则是对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进行解释和阐释的工作。作者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学术研究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颈联“一编难与专门较”,意思是说,一本《圣证论》难以与专业的经学著作相媲美。这里的“一编”指的是《圣证论》,而“专门”则是指专门的经学著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专业经学著作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圣证论》的不屑一顾。

尾句“杜预春秋宁谷梁”,意思是说,如果让杜预来评断春秋两传的优劣,那么他可能会选择《谷梁传》而不是《春秋左传》或《春秋公羊传》。这里的“杜预”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学者,他曾对《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书进行过注解和解说。这里的“春秋”则是指古代史书中的一篇作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他认为杜预更擅长《谷梁传》。

整首诗通过对汉代经学的衰落和杜预、谷梁两传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现状和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