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朵朵欲凌空,罩得山花处处红。
自觉著书心地彻,不知身在白云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情怀和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游赏时的愉悦心情。
“山云朵朵欲凌空,罩得山花处处红。”首联写景,以“山云”起笔。诗人登高望远,只见那层层叠叠、缭绕回旋的白云,仿佛是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朵朵彩云,似乎正欲凌空而起,飘然而去。而那些盛开在山崖上、沟壑间、林间空地上的野花小草,也似乎被这彩云给罩着了,呈现出一片火红的锦绣景象。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云”与“山花”都人格化成有情之物,写出了山花因被彩云罩住而显得格外鲜艳娇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自觉著书心地彻,不知身在白云中。”颈联紧承上联而来,由写景转向抒怀,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放眼四望,只见满目青山绿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心中豁然开朗,感到自己好像已经超脱尘世之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哦起诗来:“自觉著书心地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尾联点出题中“即事”,收束全诗。诗人在登高观景之际,忽然产生一种遐想:自己是不是就像这飘浮在高空中的白云一样,早已离开了人间俗世,飞升到了仙境呢?但诗人随即又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凡人,不能像白云那样超然物外了。这里的“不觉”二字既表明了自己并非真仙,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那种既热爱大自然,又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的复杂感情。
【答案】
示例:
山云朵朵欲凌空,罩得山花处处红。
自觉著书心地彻,不知身在白云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小诗。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后两联则抒发诗人的情感。
首联“山云朵朵欲凌空,罩得山花处处红”,前句写山巅之云,朵朵向上翻腾;后句写山腰之花,处处映衬着云朵。云彩似彩衣裹住山间万紫千红的野花。诗人用词简练,将一幅绚丽的自然风光展现在眼前。
后两联是抒情。颈联“自觉著书心地彻”,诗人登高而入胜境,触景生情,不禁想到“著书”,想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由此而生感慨。“自觉”两字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是在写作,而不是在做梦或幻想。“著书”是诗人的创作活动,也是他的人生追求。“心地彻”表明诗人的思想境界很高,他的精神世界非常纯洁,没有任何杂念和私利的干扰。
尾联“不知身在白云中”,诗人在写自己置身云中时,又回到现实上来。“不知”说明诗人并没有真的进入云中,但他却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身在白云中”是一种虚写,诗人通过这种想象来表达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得清新明丽,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