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
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

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

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

赏析:
《赠木兰院僧诵苕二首》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的诗作。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玉梅山人、更生居士等,广东番禺人,清朝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卷施阁集》。这首诗通过描述僧人的生活和修行方式,展示了他们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实践。

首句“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描绘了两个僧人在红尘世界中相遇的场景。这里的“软红尘”可能指的是世俗世界,而“前身与后身”则暗示了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的观念。这句话表达了僧人们面对纷扰的世事,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的决心。

次句“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他认为虽然佛教强调修行成佛,但真正的佛教并不在于追求外在的佛像或宗教仪式,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修行。这里,“茅庵”象征着简朴的修行环境,而“苦吟人”则代表了那些致力于诗歌创作,以表达内心感受的人。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佛教真谛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再次出现,可能是为了呼应开头,也可能表示诗人对两位僧人相遇的感慨。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思想核心,即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只要内心坚定信念,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赠木兰院僧诵苕二首》通过对两位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