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千首恨雷同,不敢师公祇慕公。
略有瓣香归栗里,久因奇节说文忠。
祠前蘋藻三时洁,屋外梅花一顷红。
拟作蜀游仍未果,好移清梦入湖中。

苏文忠公祠二首即呈秦同年瀛

长篇千首恨雷同,不敢师公祇慕公。

略有瓣香归栗里,久因奇节说文忠。

祠前蘋藻三时洁,屋外梅花一顷红。

拟作蜀游仍未果,好移清梦入湖中。

【注释】:

①苏文忠公: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

②师公:效法、仿效某人。

③“略有”:稍微有一点。

④“奇节”:特异的品德。

⑤苹藻:水草,这里指水中的水藻、水草。

⑥“一顷”:形容面积广阔,此处指一大片。

⑦“蜀游”:指去四川游览。

⑧“清梦”:清明的梦想。

【赏析】:

《苏文忠公祠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为纪念他的好友苏轼而写的两首诗。这两首诗通过描写祠庙的景物来抒发对苏轼的怀念之情和对他的高远志向的赞美之情。

第一首的前两句是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苏轼的文章千首万首,都是出于他自己的独创,因此他不敢模仿苏轼,只是仰慕苏轼。这里的“不敢”,既是对自己谦虚的表现,也是对苏轼才华横溢的肯定。

后两句则是作者对苏轼的赞扬之词。他认为,苏轼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造诣。

第二首的第一句是对祠堂周围景色的描绘。祠堂前有一片绿色的水藻,屋外则盛开着红色的梅花。这些自然景观都与苏轼有关,因此诗人用它们来表达对苏轼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和第三句则是对苏轼品格的赞颂。他认为苏轼有着特异的品德,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第四句则是诗人对苏轼未来的祝愿。他希望苏轼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到四川去游览一番。

这首诗以赞美苏轼的才华和品德为主线,通过描绘祠堂周围的景色来抒发诗人对苏轼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苏轼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言行来践行这种美好追求,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