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来弹指过,又随裙屐寿东坡。
生天至竟谁能免,传世如公庶不磨。
香篆袅时诗思入,风帘开处雪花多。
狂吟痛饮君休惜,不见劳人鬓巳皤。
【注释】
卷施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的一座楼。苏文忠公:指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谥号文忠。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欧阳修齐名。
又随裙屐寿东坡:苏轼一生多次为官,晚年退居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他常以自己的遭遇来安慰那些因政治腐败而遭受贬谪的人们。又随:又做。裙屐:古代士人的装束——长袍加鞋履;这里指文人。苏轼曾说:“吾衰矣,须富贵安富尊荣,然后可以完其天年。”
生天至竟谁能免,传世如公庶不磨:人生在世,谁能逃脱死亡呢?像苏轼一样,能传世的名人贤士是很多的,所以后世不会磨灭他们的名声。
香篆袅时诗思入,风帘开处雪花多:炉中烧着檀香,随着香气的缭绕,诗人的诗情也进入诗中。窗外飘落的雪花纷纷扬扬,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些许暖意。
狂吟痛饮君休惜,不见劳人鬓巳皤:我饮酒作诗,你不必吝惜,因为我知道,像我这样的文人墨客,是不会受到命运的打击的。我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仍然坚持创作诗歌和文章。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卷施阁招集同僚们一起宴饮并赋诗于席上。当时苏轼已届晚年,且屡遭贬谪,心情十分苦闷,因而借宴席之乐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全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及自己坎坷经历的感慨。
首联“七百年来弹指过,又随裙屐寿东坡”,用“弹指”比喻岁月飞逝,光阴荏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感慨。同时指出,苏轼一生多次为官,晚年退居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他常以自己的遭遇来安慰那些因政治腐败而遭受贬谪的人们。
颔联“生天至竟谁能免,传世如公庶不磨”,表达了诗人对生与死的看法以及对苏轼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人生在世,谁能逃脱死亡呢?像苏轼一样,能传世的名人贤士是很多的,所以后世不会磨灭他们的名声。
颈联“香篆袅时诗思入,风帘开处雪花多”,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炉中烧着檀香,随着香气的缭绕,诗人的诗情也进入诗中;窗外飘落的雪花纷纷扬扬,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些许暖意。
尾联“狂吟痛饮君休惜,不见劳人鬓巳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饮酒作诗、坚持创作的态度。他饮酒作诗,你不必吝惜,因为我知道,像我这样的文人墨客,是不会受到命运的打击的。我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仍然坚持创作诗歌和文章。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生活经历的描写和对生死观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坎坷经历的感慨以及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